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58336165/2023-00757 分类: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3-05-15
名称: 防治碘缺乏病日|食盐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5-1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防治碘缺乏病日|食盐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发布日期:2023-05-16  浏览次数:-

微信截图_20230516095000.png


  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


已编辑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碘缺乏病?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如果食物和饮用水缺碘,就会造成人体缺碘。

  然而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全球广泛性缺碘造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

  缺碘会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害

  碘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不能缺少它。

  碘有“智力元素”之称,在脑发育关键时期摄入碘不足或碘缺乏,易导致如地方性克汀病、智力损伤等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迟滞。一旦造成脑发育迟滞,即使再补充碘或甲状腺激素也不可逆转。

  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时期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至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孕妇对碘的需要量远高于普通妇女,孕妇摄入的碘除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外,还要把碘供给胎儿,确保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微信截图_20230516095454.png


  广东地处沿海也会缺碘吗?

  近年在全省的饮用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水碘中位数为5.0μg/L,水碘中位数<10μg/L的乡(镇、街)占85.2%,水碘中位数<40μg/L的乡(镇、街)占99.2%,表明广东省居民饮用水普遍缺碘,且未发现水源性高碘地区。广东自然环境缺碘问题客观存在,因此广东省居民需要坚持长期补碘。

  沿海地区盛产碘含量较高的海产品,但实际上海产品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较低,每天食用足够量的居民是非常少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大部分来自于加碘食盐。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大部分居民碘摄入量就会低于推荐摄入量,发生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方法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家庭烹饪坚持长期使用加碘盐。


已编辑图片


  1994年起,我国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政策,至少97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

  对于一般人群,只要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应选择妊娠妇女加碘食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适量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不同人群如何科学补碘?

  针对不同人群,补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巧用“加减法”。

  这些人群需要做“加法”。孕妇:孕妇要保证每天碘摄入量200至300微克;婴幼儿:三岁前补碘最为关键;青少年:在身体发育和代谢加速期,补碘需求较大。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婴幼儿等人群是碘的特需人群,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已编辑图片


  这些人群需要做“减法”。高碘地区居民: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从饮水中已经摄入足量甚至过量的碘;甲状腺疾病患者:患有常见的甲亢、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因治疗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建议通过正规商超、盐业公司自营店或直供网点购买合格碘盐,认准商标和碘盐防伪标志,谨防假冒。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直晒和灶台高温影响。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或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失效。


已编辑图片

粤盐,给您多一“碘”保障


  部分资料综合中国居民补碘指南、广东省全民科学补碘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1-2023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