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58336165/2025-00308 分类: 按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3-17
名称: 【省重点项目】空中“穿针”!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完成首道钢横梁架设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省重点项目】空中“穿针”!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完成首道钢横梁架设

发布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

  3月14日,随着最后一个节段精准嵌入,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完成首道钢横梁架设。

  交通集团在建的狮子洋通道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起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路线全长约35公里,包含跨江主桥和两岸引线工程。

  

图片

建设中的狮子洋通道


  创新引领

  首创贴合式连接装置及工艺

  狮子洋大桥是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一跨过江”,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大桥主跨长2180米,主塔为门塔式结构,高34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是世界最高的双层悬索桥主塔,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塔柱自下而上由62个钢壳节段以及6道钢横梁构成。主塔首道钢横梁如大桥的“肩膀”,支撑起桥面和未来桥上过往的车辆。该横梁是全桥最重的横梁,重量超1200吨,由7个节段组成。

  狮子洋大桥主塔需要承担超20万吨的巨大压力,如按照常规方式将横梁嵌入到塔柱内部进行锚固连接,受力结构复杂,且连接质量和耐久性难以保证。项目首创了“承压板+预应力钢束”的贴合式连接装置及施工工艺,使主塔和横梁受力更为合理。

  空中“穿针”

  高空吊装精准定位

  狮子洋畔,施工现场上演精准对接。臂长60米的“超级大力士”——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R20000-720亮出“绣花”功夫。

  角度到位、风速不超过13米/秒……“启动!”现场指挥一声令下,起重机将重达208吨的节段缓缓吊起。该起重机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其创新应用重载分体式结构设计、智能就位高精度匹配测控等技术,实现对百吨巨无霸的高精度控制。

  

图片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正进行吊装


  在不足10米宽的合龙口,要将超200吨的节段精准就位,单侧间隙仅2厘米,空中“穿针”的背后,离不开一双“眼睛”——塔吊可视化系统。通过该系统,项目能实时监测吊物状态,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在吊装就位的关键时刻,项目运用三向千斤顶微调系统,采用0.1毫米级步进式精准定位技术,确保对接精度。

  

图片

狮子洋大桥首道钢横梁完成架设


  智造升级

  为超级工程锻造“钢骨”

  走进狮子洋通道项目打造的大型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机械手臂来回移动焊接,中控大屏实时显示生产状态,一个个钢构件如“拼积木”般完成生产,每个构件还贴有二维码,可一键扫码了解全过程信息。

  钢结构是大型桥梁的“骨骼”,是桥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狮子洋大桥为超大型跨海桥梁,其横梁全部采用钢结构。在钢横梁端面单个机加工面积达100平方米,且机加面高度在6米以上的情况下,还要确保制造、施工完成后,磨光顶紧100%合格,平面度控制在0.5毫米/平方米,这对焊接精度及变形控制提出极高要求。

  除了打造智能建造生产线,项目还创新研发了可移动式智能端面铣设备、数字化预拼装技术,打造了国内首套剪力钉自动焊接生产线,确保钢壳制造标准化、精准化。钢横梁节段在工厂内快速拼装成型,再整体运输至现场完成吊装,该工艺不仅能有效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还切实提升了桥塔工程建造品质。

  

图片

狮子洋通道钢结构智能生产线


  天堑变通途

  助力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

  钢构擎天,桥见未来。小到每一道钢横梁的精准落位,大到每一次的创新突破,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首道钢横梁架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节段间的环槽铆钉栓接、顶板焊接等工序,实现最终合龙。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主桥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锚碇已完成填芯,正进行顶板及锚固系统安装施工;引桥工程逐步转入上部结构全面施工阶段。

  今年,项目将实现狮子洋大桥主塔塔高突破200米、锚碇完成锚体施工70%的建设目标。下一步,将继续发挥重大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交通枢纽工程的带动作用,促投资、稳增长,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为广东省“走在前、挑大梁”积极贡献力量。

  路相通、城相融。狮子洋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的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