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影片有这样的场景,影片中的角色打开水龙头就直接接水饮用。不免令人感到好奇:“难道他们都不将水烧开后再饮用吗?”
在饮水方面,国外的生活习惯与国内不太相同,大多数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些发达国家管道直饮水系统应用更为普遍,水龙头出水水质能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
这些发达国家的分质供水系统建设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可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可饮用水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用作饮用、烹调和清洗,非饮用水是将低品质水、回用水或海水用作工业冷却、清洗车辆、园林绿化和冲洗厕所等。
自来水和管道直饮水有什么区别?
自来水,指通过自来水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
管道直饮水,指能直接饮用的水。是利用过滤、吸附、消毒等工艺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市政供水或自建供水作为原水,进一步深度(特殊)处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道输送,供给人们直接饮用的水。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适用于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或水源水为原水,经再净化后可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目前普遍认为,当饮用水水质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要求,即可满足直饮。
矿泉水和管道直饮水有什么区别?
人们常常认为矿泉水是指含有矿物质的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所以,真正的矿泉水并不单单含有矿物质,对水源地等方面更是有着严格要求。回过头来看,其与管道直饮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水源、成分等方面。
1.水源
饮用天然矿泉水以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水为原水。
管道直饮水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或水源水为原水。
2.成分
饮用天然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
管道直饮水会经过深度(特殊)处理,成分会由于选用的过滤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目前国内直饮水处理工艺主要有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三种膜过滤方式。过滤膜一般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进行区分:
超滤膜(UF)膜孔径,可过滤细菌、微生物、胶体和部分有机碳,并保留矿物质离子,一般用于水质较好的自来水净化,作为纳滤、反渗透膜处理工艺的预处理。
纳滤膜(NF)膜孔径,可过滤细菌、微生物、病毒、胶体、重金属、有机物、部分多价离子和小部分单价离子,可降低水硬度,适量保留有益天然矿物质,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自来水净化。
反渗透膜(RO)膜孔径,可过滤细菌、微生物、病毒、胶体、重金属、抗生素等一切杂质,用于制作纯净水。
简单来说,管道直饮水既能成为含有矿物质的水,也能被制作成纯净水。
那管道直饮水是怎么过滤的呢?水质怎么保障?
粤海水务管道直饮水服务采用膜处理技术,结合定期维护、水质检测等专项服务,全方位保障用户饮水安全。
自来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石英砂过滤器,滤除可能含有的泥沙和悬浮杂质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余氯和有机物,预处理出水进入保安过滤器进行精密过滤,再进入纳滤(超滤或反渗透)系统进行脱盐净化处理后储存于净水箱,经臭氧杀菌器(选配)、紫外线杀菌器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净化后的优质水通过供水泵送入各用水点。
来源:部分资料由粤海水务综合整理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