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经济的号召,交通集团紧抓重大项目,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交通枢纽工程,截至2022年5月底,深中通道项目已完成超过45%的年度投资计划,预计至6月底可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深中通道项目管理中心通过目标设定、计划分解、加大投入等措施,全力保障建设进度,为深中通道项目2024年建成通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海上建设现场 有效分解计划,将实现投资任务“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深中通道项目发挥重大工程的担当作用,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进行投资任务的分解,督导参建单位加强过程管控,落实投入,为上半年完成全年投资任务超50%进行准备。 以往,由于上半年一般处于雨水多发期,且包括春节假期,上半年的有效施工期不长,在建项目一般不会安排较多的投资任务,下半年旱季才是施工的黄金期,主要的投资任务大都在下半年完成。 2022年以来,为有效利用春节期间进行施工,深中通道项目还专设了一季度节点奖,对各关键线路工程设定工程节点,以激励各参建单位利用春节假期合理组织生产。这项措施为上半年完成年度任务超50%起到了积极作用。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钢箱梁吊装快速推进 组织劳动竞赛,有力保障关键节点目标提前实现 为保证项目年度投资目标、形象进度计划的实现,深中通道项目分上下半年组织两次劳动竞赛。上半年竞赛时间为4月16日至7月15日,下半年竞赛时间为8月16日至12月15日。 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劳动竞赛方案以“跳起来够得着”的原则设定关键进度目标,施工单位根据项目特点分为钢结构制造板块(包括隧道沉管钢壳、钢箱梁制造)、沉管隧道施工板块(沉管预制、沉管浮运安装)、桥梁工程施工板块和人工岛施工板块,监理单位则根据所负责的监理工程内容及其建设承包人的完成情况,设定奖惩条件。在竞赛中,将安全与质量作为一票否决条件,以防止参赛单位在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上失衡。 伶仃洋大桥上建设者正在进行索股架设 每月一次梳理,保障安全质量和进度措施落实 为确保各项工程安全有序推进,深中通道项目管理中心采取“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的策略,将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半年和季度,又将季度任务分解到月度,最后将月度任务分解到每周,通过对每周工作进行措施管控、过程管理、纠正偏差,“积硅步以致千里”,从而完成总的任务。 伶仃洋大桥上建设者正在进行索股架设 深中通道项目管理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安全质量进度分析会,对上月的各项工作进行回顾与分析,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配之以有力的安全管理专项、质量整治提升持续行动。项目开工以来,安全形势始终良好受控,自2020年首次参加全省在建工程安全质量综合大检查排名以来,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一。 深中通道项目既通过科研创新提升工程质量,又通过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保障进度。不仅通过研制全世界唯一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创造大型沉管浮运安装的世界新纪录和毫米级安装新标准,系统性革新沉管浮运安装工艺,还在多个方面取得新成果,有力保障了质量和进度。如:通过创新全融透焊接方式,有效解决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抗疲劳的世界性难题,极大提升了桥面板U肋的抗疲劳水平;研发悬索桥智能一体化筑塔机,实现超高桥塔的工业化建造;研发沉管钢壳、钢箱梁智能制造“四线一系统”,显著提升钢结构制造的质量稳定性和工效;研发沉管钢壳管节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切实提升浇筑的工效及稳定如一的质量等等。
诸多的工程创新,不仅保证了质量,更加保证了在质量稳定下的进度和安全。如钢壳智能制造“四线一系统”就有力保证了平均每月造一节万吨重量的巨大钢壳的工效。
今年以来,深中通道项目已有多个重大节点目标提前实现:
钢结构制造方面——沉管钢壳制造完成30节,占总量的93.7%;60米和110米钢箱梁已完成制造90%,正在同步推进伶仃洋大桥悬索桥钢箱梁制造;伶仃洋大桥主缆已完成75%的制造。 沉管隧道施工方面——沉管预制完成28节,占总量的87.5%;管节沉放完成26节,占总量的81.3%。 桥梁工程施工方面——伶仃洋大桥在4月实现先导索过江和猫道贯通,并于5月16日完成首根索股的架设,目前正在有序推进索股架设,计划年内完成全部索股的架设,为明年开始箱梁吊装奠定基础;中山大桥的钢箱梁吊装快速推进,计划在6月份完成合龙;海域非通航孔桥箱梁架设有序推进,至5月底已完成63%箱梁架设。 人工岛施工方面——西人工岛岛上暗埋段、敞开段主线隧道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现浇匝道隧道完成75%。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全部完成,东人工岛岛壁已经完成,主线隧道主体结构完成22%。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海上施工现场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现场建设如火如荼
接下来,深中通道项目将继续科学梳理建设和投资任务,为广东省稳经济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全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