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粤海控股集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部署,按照省国资委工作安排,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一系列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注入新机制
2024年9月,粤海控股集团召开了首届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大会,吹响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的冲锋号角;制定出台《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描绘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提升“路线图”;制定印发《科技创新十条》,围绕“转化应用慢、研发投入少、资金支持弱、激励措施缺”等堵点难点精准施策,用“干货政策包”激发集团创新活力;修订《科技创新驱动奖励管理办法》,新设“科技成果转化奖”“科技之星奖”,加强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科技企业的奖励,进一步激发集团创新活力。
粤海控股集团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大会
科研技术攻关取得新成果
2024年以来,粤海控股集团科研成果亮点纷呈。
获得一批高规格的科技成果奖励。由粤海控股集团下属珠三角供水公司牵头,科荣公司、水电设计院参与,基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创新实践的“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智慧建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园区
新增一批高质量专利与标准。2024年,粤海控股集团新增专利95项,集团专利数量从2020年的216项增长至2024年底的569项;新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11项。截至2024年底,粤海控股集团累计制定各类标准111项。
取得一批优秀原创技术成果。近年来,粤海水务建成平板陶瓷膜自动化试验生产线并产出首批产品在内部推广使用,构建百分百国产智慧水务信创及智算云平台,实现“从源头到龙头”智慧水务产品全流程自主可控。
筛选一批“拓新工程”项目。粤海控股集团积极落实省国资委“拓新工程”行动,成功申报2个拓新企业及10个拓新项目,“一企一策”“一项目一方案”制定支持与激励政策。
平台企业提档升级呈现新成效
专精特新与单项冠军企业不断涌现。2024年,粤海水务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永顺泰、华金科技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2024年底,粤海控股集团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8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2家,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24家。
永顺泰、华金科技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国家、省市级研发平台升级扩容。2024年,粤海控股集团新增7家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1家、省部级3家、市厅级3家。中山粤海能源有限公司化验中心获批CNAS认可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获批黑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粤海中粤(中山)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粤海华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广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深化大湾区联合创新取得新突破
深入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2024年8月,粤海控股集团与中山大学签署企校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聚焦成果转化、人才合作与联合引才,进一步体系化推进产学研合作。
拓展深化境内外科研合作。粤海水务、华金科技与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等香港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积极申报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专项资金支持。
打造人才引进“超级联系人”。粤海控股集团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驿站(香港),全面对接香港与国际人才市场,打造赋能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融合的“超级联系人”名片。
成功举办行业创新论坛。2024年5月,粤海水务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行业协会等单位成功举办2024(第十届)给水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论坛,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共话水资源、水安全与水科技,着力发挥助推行业创新的引领作用。
2024(第十届)给水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论坛现场
下一步,粤海控股集团将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行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拓新工程,强化对集团创新及数字化项目、研发投入、研发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全链条部署,引导支持二级企业围绕“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