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转型升级
助力企业摘下“僵尸企业”帽子
——惠州交投集团国企改革典型之路建公司改革纪实报告
广东惠州公路建设总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惠州市目前唯一一家被原国家建设部核定为“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的企业,曾参与东莞常虎高速、深圳水官高速、广州黄埔大桥等90多个工程建设,多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和样板工程,取得了丰硕的业绩。
但是近20年来,公司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淡薄的市场意识,导致企业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客观经济规律,未充分利用好市场的优势,公司工程业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萎缩,施工业务逐年减少。公司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比较优势不明显,无法抢占市场先机,继而出现服务无市场、经营无利润、连年亏损、巨额应收账款未收回、债务大量堆积等危机。同时,路建公司还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靠要”思想等严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问题,企业难以向社会及政府提供高品质的工程建设服务,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富余人员大量出现,300多名员工相继待岗。最终,路建公司被市场“抛弃”,成为“僵尸企业”,历经50多年发展的路建公司即将出清重组。
为摘掉路建公司“僵尸企业”这顶帽子,在惠州市国资系统树立“僵尸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典型,同时完善惠州交投集团“施工链条”这一关键性环节,2016年3月,经惠州市国资委批准,路建公司从惠州市工交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划入惠州交投集团管理,成为惠州交投集团旗下第9家下属企业。路建公司划入惠州交投集团后,依托惠州交投集团“抓改革、促转型、全布局、造链条”的战略部署,按照“兵团作战、板块运作”“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发展方向和转型升级目标。通过惠州交投集团资源优势,路建公司顺利承接S119线改建工程沥青砼路面及增设路灯等附属工程,工程利润达1600万元,助力企业成功扭转企业多年亏损的局面。此外,路建公司依靠惠州交投集团BOT+EPC、BOO+EPC、PPP+EPC等投资模式优势,陆续承接了河惠莞高速平潭至潼湖段、惠州大道东段延长线改建工程PPP项目、韶惠高速惠龙段等项目的施工任务,未来3年的施工任务预计达到45亿元,率先在惠州市国资系统摘掉了“僵尸企业”这顶帽子,加速朝着惠州市最专业施工企业目标迈进!
一、成功摘掉“僵尸企业”帽子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摘掉“僵尸企业”帽子的决心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路建公司在改革转型过程中,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在公司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路建公司及时组织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班子,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强化理论武装。路建公司党委坚持“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坚持学习国资国企改革文件,坚持学习惠州交投集团《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自上而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干事同步;三是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宣贯会,引导全体员工打破“铁饭碗”思维,努力摘掉“僵尸企业”帽子,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主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明确党组织核心地位。实现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
(二)坚持“瘦身健体”,实现提质增效
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国有企业要加快“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路建公司借此契机,加快理清资产、降低负债率,加快企业产权重组,实现“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一是加大“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力度。自查、清理出一批长期停业未经营所属企业(分支机构),依法依规办理注销登记,加快整合重组,确保公司深化改革轻装上阵;二是压缩管理层级。将公司原来8个部门精简为6个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三是增加企业注册资本。将路建公司企业注册资本从7659万元增至3亿元,这一举措,不仅实现惠州交投集团资源优势与路建公司资质、技术优势的互补整合,而且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大清产核资工作力度。对公司进行专项审计,进一步理清公司财务状况,解决历史债务及三角债问题;五是加大项目结转工作力度。自划归惠州交投集团管理以来,加大力度结转老工程项目150个,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加快坏账、烂账处理;六是加大待岗人员清理力度。全面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加大待岗人员的排查清理力度,杜绝人浮于事,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三)以创新促健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路建公司作为基建板块的重要一环,在惠州交投集团全产业链中发挥“施工链条”作用。在惠州交投集团的指导下,一是拓宽投资思路。按照惠州交投集团“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发展思路,路建公司参股设立了装配式建筑材料公司,以“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转型发展路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强化施工主营业务。通过多种创新模式,参与惠州交投集团项目建设。目前在建的博罗中心客运站项目正是惠州交投集团所属企业采用兵团模式、集各家所长的方式,按照“BOO+EPC”模式推进的客运场站项目,其中路建公司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业务;三是创新施工管理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成立项目管理公司,进一步推进公司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打造交投路建品牌。按照“增自营,杜绝挂靠”的思路,依法经营,更新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探索一条贯穿企业质量、安全、成本、信誉等管理环节的品牌建设道路。同时以项目文化引领、创新、提升管理,加快技术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的培训、培养。加速企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工程质量,扩大市场份额。
(四)加快管理机制改革,夯实企业转型基础
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企业管理机制必须推陈出新,才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强化约束机制。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促进制度保障长效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二是建立科学人才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全员合同制,对公司发展急需的人才,除了要求待岗人员限期归队,还将惠州交投集团“3个30”人才培训计划作为人才引进新途径,2016年以来,招聘了10名工程管理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市国资委党工委、惠州交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选拔1名工程管理专家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组织5名优秀管理人员参加惠州交投集团“中青班”深造学习,有效提高了公司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三是探索激励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一方面,结合项目建设需要,建立以内培和外聘相结合,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和筹备机制;另一方面,把员工职称与薪酬改革结合起来,鼓励员工积极考取职称,进一步提高公司员工专业技能,加强公司资质建设。
二、路建公司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得到凸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不管是转观念、理思路,还是抓业务、强进度,路建公司党组织始终发挥“火车头”作用,特别是在S119线龙华至龙门县城段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和路灯附属工程变更项目中,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率先垂范,带头挂点项目,党委成员、副总经理担任项目经理,积极组织精干力量,秉承路建公司开拓进取、敢于拼搏的筑路人精神,仅用了39天,就完成全部主线路面加铺沥青任务。
(二)企业发展方向得到明确
为加快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要求,路建公司一是明确“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二是以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为主业,带动工程检测为配套业务,以市政、房建等相关工程施工为辅业,保留建设材料经营权,促进多元化发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公司制改造,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通过各项机制的建立及培训活动,公司在职人员,尤其是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具有本科学历的在册人员比例明显增加,人才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打造了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四)企业经营能力得到提升
依托惠州交投集团的平台优势,路建公司积极发挥“施工链条”的作用,通过“走出去”主动对接潜在项目,主动适应市场竞争,通过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公司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依靠惠州交投集团创新投资模式优势,承接了河惠莞高速平潭至潼湖段、韶惠高速惠龙段、惠州大道东段延长线改建工程PPP项目、博罗县城中心客运站等项目的施工任务,一举实现扭亏为盈,成功摘掉“僵尸企业”这顶帽子。
三、成功摘掉“僵尸企业”帽子的经验和启示
(一)摘掉“僵尸企业”帽子,要以党的领导为先
路建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中实现扭亏为盈,成功摘掉“僵尸企业”的帽子,与党组织的保驾护航密不可分。路建公司在改革转型升级、“复活”企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员工充分认识企业改革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行动坚决,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二)摘掉“僵尸企业”帽子,要以规划建设为纲
思路清、目标明,才能航向准、不跑偏。习近平总书记就国企改革提出三个“有利于”重要论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在惠州市国资委和惠州交投集团的领导下,路建公司解决历史包袱,围绕项目立局,制定符合企业经营发展规划,为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整体升温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三)摘掉“僵尸企业”帽子,要以制度建设为本
企业任何层面、任何领域、任何环节的改革,都应在制度框架下实施,在制度轨道上运行,符合以制度管人的本质要求。路建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不断探索改革,树规立矩,建章立制,确保各项工作稳中求进。
(四)摘掉“僵尸企业”帽子,要以队伍建设为基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才对企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路建公司在改革转型升级工作中,充分认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在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谋良策,探索在政治上关注、在生活上关心、在精神上鼓舞、在经济上奖励的激励机制。
(五)摘掉“僵尸企业”帽子,要以文化建设为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惠州交投集团路建品牌,以项目文化引领管理、以项目文化创新管理、以项目文化提升管理,是路建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以S119线龙华至龙门县城段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和路灯附属工程变更项目为例,不仅在企业内部凝聚员工为共同的价值、理想、准则而奋斗,更是在外部树立了企业形象,起到了宣传作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在惠州市国资委和惠州交投集团的正确领导下,路建公司将拿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开启加快转型、跨越提升之路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