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感谢市委宣传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几个兄弟委办一起举办今天这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国资委成立至今还不到一年,一年中得到了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媒体的热情关注,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十五期间广州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国企以发展为主题,坚持“改革促发展,发展促解困”,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牢牢抓住结构调整、转机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重要环节,坚持“三改一加强”,采取“四个一批”等有力措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发展。
一、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据报表统计,2004年底我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1888户,资产总额3277.3亿元,所有者权益972.3亿元,2001年到2004年实现税利666.39亿元,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速度稳步上升,2001年到2004年资产总额年均增长9.93%,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4.01%,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2.23%,实现税利年均增长20.3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7%。预计2005年的增长幅度高于平均水平,具体数据将在近期内公布。
国企涌现出众多“亮点”。广州国企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不仅有效壮大了自身内源型经济规模,而且有效带动了我市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4年度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名单中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占了17个席位;在省统计局评定的广东省最大50家工业企业名单中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占了6家;在广东省社科院公布的2005年度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十强中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占了3家。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去年产销汽车24.98万辆,比2000年增产21万辆,增长5.57倍,位居全国最大汽车生产企业第二位、广东省最具竞争力企业第一位、广东省最大工业企业排名第三位;珠江钢琴产销量已挤身世界同行第一,举世瞩目;在商业领域,广百集团、友谊股份已被列入全省商贸流通系统重点扶持发展的50个龙头企业名单;目前,正在推进的南沙临海工业基地,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广钢集团、发展集团、广重集团、广州港集团等一批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为代表参与的合资合作项目,有望成为广州工业未来新的增长点。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迅猛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市工业化的进程,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分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据初步统计,仅去年一年国资监管企业共支付职工安置及离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费用约5.61亿元,较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为支撑全市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国有资本向基础性产业、重要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在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
1、引入世界一流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打造国企名牌。推动了国有经济向汽车、钢铁、能源、医药等支柱产业、重点行业或重点领域集中,优化了产业结构,强化了基础产业,发展了支柱产业,快速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如广州发展集团,通过高起点引进BP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大规模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电力事业,实现了公司快速发展和竞争力迅速提升,所属的广州控股现已成为全国上市公司20强之一。珠江啤酒集团在原有的技术合作基础上,抓住当前国内啤酒行业重新整合的机遇,积极发展与世界第二的啤酒巨头比利时英博(Inbev)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集团产权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步伐,搭建一流水平的资金运作、技术、营销网络平台,实现从技术合作到资本合作的转变,珠江啤酒成为全国三大啤酒品牌之一,2005年啤酒产量突破122万吨,比2000年增长73.57%,单一品牌销量居全国同行第二位,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人均创税利排名第一。
2、依托优势企业实施先托管后重组,发挥优势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对产权关系、债权债务关系、行政管理关系较为复杂的企业,实行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先托管后兼并”、“先托管后重组”等做法,加快重组力度,提高结构调整的成功率,促进了整个国有经济的发展。广州医药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白云山企业集团实施了“先托管后重组”,使广州医药集团成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广州药业”和“白云山”)、三地(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广州“大医药”的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各级企业所采取的先托管后重组的成功个案已有50多户,有力地推进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
3、利用优势品牌带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做法在商贸领域尤为突出,2001年以广百和友谊为龙头对商业系统进行了大重组,其中以改制后的广百股份为龙头,对市属国有商贸流通领域的147个独立核算企业和200多家批发、零售、仓储运输经营网点进行重组,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有效运作,广百集团营业额从2001年的70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近百亿元,形成了以百货零售业为主导,连锁、仓储、物流配送并举的发展局面。2005年又以酒店业的花园酒店和中国大酒店、旅游业的广之旅、副食品行业的皇上皇等优势品牌为龙头,组建了广州商旅航母——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专业连锁经营模式为基础、集“住、食、行、游、购、娱”于一体、“一个主体,三个支撑”(即以酒店业为主体,旅游观光、商贸食品加工、食品物流配送为支撑)的大型企业集团,极大地增强了我市商贸旅游业的竞争力,为我市商贸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4、实施工贸一体化促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十五期间,在2000年组建轻工工贸集团的基础上,按照工贸一体化思路,推进了广州纺织工业集团公司与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的重组,组建了广州纺织工贸集团,实施“以贸带工、大贸精工”的发展战略,开创了全国外贸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的先河。
三、股份制改革有序推进
十五期间,我市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1、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股份制改造水平。广重集团引进德国海瑞克公司合作生产地铁盾构机,2003年进一步与东方电气合作开发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加氢反应器和大型发电机组等,使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档次大幅度提高;医药集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对王老吉和潘高寿两个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不仅引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境外的市场网络,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了企业的大发展;2005年汽车工业集团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顺利完成了我市历史上涉及资产规模最大的股份制改革,为谋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审时度势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根据国家股权分置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广州控股积极参与全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率先完成股改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步推进了面上股权分置改革,广州浪奇、广州友谊、东方宾馆、穗恒运顺利完成股改。目前,我市已完成股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全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61.08%,进度快于全国水平。
3、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新途径。2005年市国资委首次实现出资人招商,在日本和德国招募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广州市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共推出10多个监管企业的30多个国有产权转让、改制融资项目,促进了监管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广泛接触。“泛珠三角省会城市产权交易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内政府层面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与沟通,建立了泛珠三角省会城市产权交易机构的沟通机制,开通了泛珠三角省会城市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产权交易信息披露、跨地区产权交易创造条件。论坛上推出了102个产权交易项目,有31个项目达成了交易意向,涉及资产总额高达114亿元。2005年底,以广州产权交易所为主要载体,50多个招股项目在产交所公开发布,标志着长效国企招股推介平台正式启动。越秀集团结合资本运营推进资产重组,将属下的部分优质资产进行分立重组,组建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顺利实现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房托基金。
四、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创新
为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2005年2月2日广州市国资委正挂牌成立,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将分散在几个部门的市属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划入国资委,结束了过去广州市国有资产由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国资委成立以来代表市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紧紧抓住财务监督、业绩评价、资产重组、产权制度改革、监管制度建设等主要环节,重点推进六方面的工作(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初步建立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促进国有经济发展;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有序推进国企改革;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手段,初步建立了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以财务监督为重点,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屏障,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安全),进一步优化了国有经济结构,推进了产权多元化,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国有经济在支付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基数大、保持多年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仍获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据快报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27户监管企业盈利的23户,盈利面达85%,资产总额2215.02亿元、利润总额99.65亿元、所有者权益557.07亿元,分别增长了8.3%、6.9%和4.5%。目前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一套以“三个制度、两个平台、一个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新体系。“三个制度”是指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外派监事制度和外派财务总监制度;“两个平台”是指建立财务监督平台和激励约束平台;“一个规范”是指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监督从内部监督逐步走向外部监督。至目前为止,14个授权经营机构共聘请了33名独立董事,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社会公开招聘等形式共派出了11个监事会和14名财务总监,外部监督机制的作用已得到初步体现,提高了监管效率,走出了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国有资产运营监管的新路子。
五、“十一五”设想
目前,我市国有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在抓紧研制之中,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以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国有经济发展为主题,着力结构调整和重组改制,着力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着力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有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增强国有经济在重要生产力骨干项目中的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重点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国有经济在汽车、装备制造、能源、基础设施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加快医药产业,尤其是在生物医药和中成药领域发展,增强国有经济在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商业贸易和酒店、旅游、饮食服务业的重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是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充分发挥广州市场容量大、国际化程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以产业链为依托,吸引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参与改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水平。
三是加强企业内部整合,不断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探索“三三制”(即横向主营业务原则上不超过三个、纵向产权链条不超过三层)的企业内部结构模式,加快非主营业务的剥离,压减管理层次,促进国有企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各种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营业务集中,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集中效应”和大企业集团的“集成效应”。
四是加快推进老城区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工作。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通过易地搬迁改造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并逐步形成医药、机电、纺织、化工和橡胶等专业化生产基地;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则就地关闭,退出第二产业,用以发展第三产业。五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采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健全技术开发体系、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创新联盟等措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效率。汽车、医药、装备制造、能源等重点产业,要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从事纺织、轻工、食品、商贸等传统产业的企业,要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十五”期间,广州国有经济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十一五”我们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和构建和谐广州做出新贡献。来源:广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