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强化资源节约,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一、中央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2005年,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生产经营稳步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大。去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312.9亿元,增长19.8%;实现利润6276.5亿元,增长27.9%;实现净利润3361.6亿元,增长34.5%;净资产收益率9.7%,提高1.2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19755亿元,增长20.8%,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末,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6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净资产4.65万亿元,增长18.1%。
二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神华能源、东风股份、中国远洋、华电国际以及中石油股份、宝钢股份等一批企业先后在境内外上市或增发股票。截至去年12月23日,已有51家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启动或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程序。25家中央企业完成了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工作,实现了由公开招聘副职到正职的突破。截至去年9月底,已有71家中央企业主辅分离的总体方案得到批复,共涉及改制单位3820户,分流安置职工60万人。
三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96家中央企业确认公布了主营业务,完成了9组18家中央企业的联合重组。非主营业务资产剥离重组迈出了重要步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五矿、中国铝业等积极开发海外资源,为缓解我国油气、重要矿产资源短缺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降低了线损率。华能集团联合中央发电和煤炭企业,共同实施了“绿色煤电”示范电站项目。四大钢铁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科研开发取得重大成果,技术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中央企业拥有各类技术创新机构476个,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人员达27.6万人。去年以来,17家中央科技型企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奖励108项;制订国际标准20项,国家标准97项,行业标准127项。哈电、东电以三峡工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国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航天科技集团注重关键环节的系统集成创新,突破了许多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关。
五是企业管理得到加强,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等企业创新了绩效考核模式,国家电网、中储粮等企业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构建起“战略规划领跑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宝钢、武钢等企业探索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些在境外上市的中央企业按照上市地证券监管有关法律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增强了风险防范能力。
六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入,职工素质工程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新闻宣传、保密工作、外事工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围绕推进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国务院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研究制订和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重点检查了国有资本权益和国有资产安全情况,完善了出资人财务监督制度体系,在建立企业不良资产管理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参与了《公司法》、《证券法》等重要法规的修订工作。
二、中央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总体来看,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是有利的。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国际产业转移、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继续加快,国际经济合作深入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从国内形势看,努力扩大内需,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政策取向,有利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从去年下半年情况看,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二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三是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可能增多。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全球化趋势下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中央企业改革调整的环境看,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复杂。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解决历史包袱问题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央企业要认真分析研究、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相对滞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二要注重资源有效配置。中央企业有10.63万亿元资产、1000万职工,技术、管理、人才资源都十分丰富。目前,中央企业整体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加强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中央企业整体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基础管理薄弱、持续增长能力不强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转到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质量效益上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要注重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中央企业在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方面要起到表率作用,必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五要注重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央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环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要在巩固各项工作成果的同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要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工作。继续扩大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范围,探索对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新模式。规范国资委与董事会的关系,探索建立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的机制。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把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的制度性措施,推广纳入到国有控股的中央企业。
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央企业调整重组。积极推进中央企业调整重组,形成80—100家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挥资产经营公司在促进资本流动、推进企业改制、吸引战略投资者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经营困难、包袱沉重、缺乏竞争力企业的退出力度。
三要抓紧建立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需要,是国资委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质量,积极研究制订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相关配套制度文件,着手编制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与此同时,国资委要切实履行好出资人职责。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央企业薪酬激励与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建立对企业经营者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深化出资人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建立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和重大财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企业法制工作,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建立健全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继续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将监事会的监督检查与国有资产的监管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央企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做好中央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主业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第一,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贯彻新的《公司法》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继续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第二,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认真研究企业“十一五”发展思路,重点研究涉及企业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严格控制非主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业,尽快成为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加强中央企业之间的产品供应、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继续做好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和重组脱困工作,努力降低重组脱困成本。
第三,增强集团公司控制力,强化财务资金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团公司对所属各级子企业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加强集团公司对投融资、担保、固定资产支出、大额资金往来、重大物资采购、工资福利政策等重大财务事项的集中管理与控制。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的管理。建立惩防并举的不良资产管理工作体系。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措施,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和预警与防范机制。加强境外投资的监督与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第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在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和关键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不断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积极采用职工的技术创新建议并使之制度化。
第五,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依托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切实提高中央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抓好试点企业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重点耗能企业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第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巩固和扩大,认真做好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机制,形成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七,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努力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总经理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党组)每年至少要两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董事会要定期做好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监管、检查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的全员培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完善事故报告、事故跟踪、事故调查、事故档案管理和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制度,努力构建起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中央企业推进改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我们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稳定工作责任制,确保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责任到位。要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上来,形成新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群众反映意愿和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