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称“云硫矿业”)召开劳模创新工作成果交流会,6个劳模创新小组获得创新成果奖,3个创新小组现场分享2016年的创新成果。
14个人的创新小组 一年创效数百万
获得创新成果一等奖的是提质降尾项目小组。该组负责人介绍,他们14个人以技术改革见长的劳模张通为中心组成项目组,开展试验研究和管理创新,2016年较2015年新增硫精矿产量2.7万吨,创效益600余万元。获得创新成果二等奖的是废水处理小组。该小组负责人介绍,他们8个人对周边废水收集进行规划,对清污分流设施进行完善,对系统工艺进行改造,2016年较2015年节省了成本100多万元。获得三等奖电气创新小组,解决了9项设备故障隐患,创效80多万元。
除了获奖小组外,其他的劳模创新小组的业绩也很骄人:自动化创新小组有6个项目申请了国家应用专利,节省投入200余万元,创效近30万元;自制配件创新小组全年完成开发产值70余万元,相对外购配件为公司节约成本50余万元。
一个劳模辐射一片 带动小组创新创效
说到云硫矿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得从2013年开始说起。2013年5月,云浮市首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云硫矿业化工厂诞生,这个以“创新、研发、攻关、传艺”为宗旨的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陈前忠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广东省最早命名的20个工作室之一。
“创新营造好局面、创效成就新业绩”,这是4年前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誓词,这些年贯穿始终,职工干部上下皆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因问题而生,以技术攻关为导向,利用这一平台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目前,云硫矿业在职在岗市级以上劳模12人,公司内部劳模53人,有1个创新工作室获广东省命名、1个创新工作室获云浮市总工会命名,在创新工作室的辐射下,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发展、提质升级、节能降耗等重难点问题,成立了11个劳模创新小组。
提质降尾项目创新小组就是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通牵头的。现任云硫矿业采选公司副经理的张通,当年因开展技改技革活动,提出并实施“提高设备运转率,增加精矿产量”的合理化建议,一年为企业增加精矿产量3.3万吨,增加产值1900余万元。就是在这样一批劳模带头人的引领下,各个创新小组齐头并进问诊企业难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33项,申报专利14项,云浮市科技进步奖4项,广业集团创新创效奖11项。
从无到有 建起“双创”常态机制
云硫矿业一直非常重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育和发展,每半年对劳模创新小组进行一次评比和表彰。据公司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介绍,他在工会工作29年,自1996年加强劳模工作以来,看到劳模从单打独斗、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燎原之势,成为云硫的常态机制,推动了管理创新创效,主要是党政工领导重视,企业劳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结果。
云硫劳模11个创新小组结合岗位实际,突出重点、活动丰富,经常开展点、线、面培训,以“接力传承”的方式,安排工作室成员轮流走上讲台,讲授自己最“拿手”的新技术、新经验,由劳模进行现场点评,促进创新经验共享交流。
下一步,云硫矿业将持续合力用力,让劳模创新工作成为职工学技术、用技术的创新示范点,成为现场问题和降低成本的攻关基地,成为带领职工小改小革的示范基地,成为结构调整、产品研发提升的研发基地,成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最佳试验基地,助力职工成长和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