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签订了沉管隧道钢壳制造(GK01、GK02标)施工承包合同,标志着项目沉管隧道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广东省交通集团、广东省公路建设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及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等负责人共同见证了项目建设进程中又一关键节点。
深中通道是集结“隧、岛、桥、水下互通”的世界级高难度工程,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承建。其中,长约6.8公里、世界首次使用的双向八车道超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具有“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挖砂坑区域地层稳定性差”五大技术难点,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前所未有。
首先,项目钢壳沉管隧道用钢量非常大,总量达到了32万吨。每个标准管节的尺寸为46×10.6×165米,用钢量约1万吨,体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船体,项目共32个管节。
其次,构造工艺复杂,单个管节达到2500个隔仓,纵横隔板、连接件交错,还涉及到厚钢板的焊接,技术挑战大。
第三,钢壳的制造精度远高于造船行业及钢箱梁制造的精度要求,同时,制造工效要求达到1节/月的产能要求。
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小华表示,作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建设的核心施工内容,钢壳制造是沉管隧道施工的最前道工序,是打造沉管隧道品质工程的关。面对钢壳制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难度高的情况,建设者要敢挑重担、勇担责任,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中国制造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要全面推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世界一流的品质工程。
作为我国迈向交通强国新征程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将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的交通纽带,有效释放目前交通路网的沉重压力,还将在未来与建成的虎门大桥、珠江黄埔大桥,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以及在建的虎门二桥及莲花山通道,共同撑起粤港澳大湾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