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编辑出版了《国企改革探索与实践——地方国有企业100例》一书,广东建工集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案例,被编入该书上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章节。该书主要聚焦地方国资委和地方国有企业,抓取地方在推进落实专项改革任务中有特色、有亮点的具体做法,总结宣传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建工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决策部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和推动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布局,确立从“传统建筑商”到“城市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的战略定位,打造从“单一施工供给”到“全产业链服务供给”的发展平台,实施从“项目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规模效益、资产质量、创新能力的较大幅度提升,走出了一条持续有效增长的发展路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建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391亿元,年均266亿元,年均增长10.23%;实现利润总额48.9亿元,年均5.4亿元,年均增长20.43%;实现净利润总额35亿元,年均3.9亿元,年均增长23.65%;资产总额从2009年初的93亿至2017年末的345亿增加了2.7倍,年均增长15.63%;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009年初的12亿至2017年末109.5亿增加了8倍,年均增长27.72%;上缴国家税费总额91亿元,年均上缴10亿元;社会贡献总额298亿元,年均贡献33亿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总额3.43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09年初至2017年末下降了18.58个百分点。
目前,广东建工集团拥有2家国家部委授牌的研究机构、10家省级研究机构、10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检测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50多项国家和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设立了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拥有全国最大的截面8米宽5米高风速达40m/s的建筑边界层风洞实验室,制造出多项技术国际首创的φ9130带冷冻刀盘和复合式注浆系统的双模式盾构机;先后搭建了棚户区改造省级融资平台、全国首家国企专业化住房租赁平台和水田垦造投资建设平台……广东建工集团的战略思维、战略框架与战略定位,与政策需求、行业发展、市场供需相适应,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为建筑业、建筑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接下来,广东建工集团将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大判断、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广东建工集团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助推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现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