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驾驶人选择私自改装货车增加车辆载货量来获取利润,多拉快跑,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能继续生存下去。即使交通运输、交管等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不断严加管控,采取多样措施,但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为了有效地遏制超载,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南粤交通公司所属营运项目开展多方举措实施入口治超,其中江肇管理中心在治理超高上投入了监测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确难点,对症下药
江肇高速公路自全线收费站入口安装计重设备以来,对超载货车实施计重劝返,有效遏制了超载货车驶入高速公路。对于车货超高行为,虽然采取了划线,但是劝返效果却不理想。主要是人工判断车辆超高的难度过大,不确定因素是现场劝返工作的难点之一。
江肇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曹春祥提出,要联合机电技术力量攻克现场车货外廓尺寸超限判断难题,提高入口拒超效率。营运管理部迅速组织机电技术人员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小组通过联合新粤项目部和收费站,梳理超限标准,分析现场行车状况,筛选监测设备,匹配兼容系统,不断优化完善技术方案。
技术投入,治超有效
为保障超高监测系统与收费系统联动和监测准确性,特别是保证监测高度控制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在高空作业情况下,新粤项目部采取了多种办法模拟4米和4.2米的过车高度进行精准定位,以确定红外光栅①准确位置。通过对报警信号的一系列的处理,实现了超高报警、超高禁止发卡、超高确认、超高范围显示。
A车辆高度低于4米时,司机自行取卡通行。
B车辆高度超过4米未超4.2米时,系统自动报警,自助发卡机不吐卡且自动栏杆机不抬起,工作人红外光栅(又员对车辆进行劝返(如是集装箱车辆,工作人员取消报警,司机按键取卡通行)。
C车辆高度高于4.2米时,系统自动报警,自助发卡机不吐卡且自动栏杆机不抬起,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劝返。
11月12日,“超高监测系统”(1.0版)在大沙站入口2车道进行安装,开始试运行。据统计,13日大沙收费站劝返超高车辆52车次,劝返率100%。对比之前超高车辆通过人工尺度测量进行判断,测量一台车约需30秒,而系统自动检测所需时间几乎为零。“超限监测系统”(1.0版)的安装使用不仅减少现场劝返纠纷、减轻现场人员工作压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车道通行效率和劝返工作效率。
叫电子光栅或红外栅栏)是主动红外对射的一种,采用多束红外光对射,发射器向接收器以“低频发射、时分检测”方式发出红外光,一旦有人员或物体挡住了发射器发出的任何相邻两束以上光线超过30ms时,接收器立即输出报警信号,只有小动物或小物体挡住其中一束光线时,报警器不会输出报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