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一波最强冷空气来袭,广东气温大幅度降低,随着冷空气势力加强,12月10日,京珠北路段最低温已达-2.8℃,二广高速路段测得路面最低气温1℃,抗寒潮“实战”迫在眉睫。
紧急演练
联合所在路段各个单位
加紧开展应对寒潮预演
12月7日下午,京珠北分公司联合交警、养护、拯救等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应对寒潮天气预案演练。演练由指挥中心桌面推演和梅花北路段实地演练的方式进行。当天下午14时,演练正式开始,指挥中心接路政员报,乐广北广州方向K22-K23处路面出现薄冰,气温达零下1度。
路政、交警迅速到达K5、K22处实施交通管制。同时,6台撒布车和1台除冰吹雪车两面包抄,在结冰路段撒布融雪剂,清理冰雪,并对难以清除的路肩积雪实施人工除冰。下午15时,冰雪清理完毕,广州方向K22处开始缓慢通行。
整个演练持续了1个小时,参演人员分工明确,演练过程有条不紊。
应急准备
提前做好寒潮预判工作
保证救援物资全面充分
二广高速北部与湖南永蓝高速接壤,一受寒潮影响,靠近湖南的九嶷山隧道至沙埔2号桥约11公里长的路段容易发生结冰现象,自2014年底通车运营以来,共经历了三次特大寒潮袭击,在省交通集团、路桥公司及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下,采取压缩车道,清除积雪等措施,确保车辆安全通过上述路段。
今年,二广高速在西岸养护基地抗冰基地新增建综合楼,配备专用抗冰仓库13个,储备融雪剂250吨、交通锥12000个、防滑链200套、麻袋4000个等物资及后勤保障物资一批,部署2台自动融雪剂撒布车及10人工融雪剂撒布车,75名抗冰工人已经到位,随时待命投入抗冰战斗。
二广高速还安排路政大队24小时在九嶷山隧道口驻点,两组路政队员不间断巡查易结冰路段,每小时1次现场测温;为预防一旦道路结冰,立即进行车道压缩,9日下午,二广高速工作人员在沙浦2号桥至九嶷山隧道路段双向11公里易结冰路段增设交通锥4100个。
作为广东省交通系统抗击寒潮前沿阵地,京珠北联合各方,面对寒潮严阵以待。储备融雪剂520吨、防滑链1700条、粗砂175吨、交通路锥1500个,准备方便面、粮油200余箱;加强路政巡逻频率,从一天4次调整为1小时1次;对桥梁、通风口易结冰节点预防性撒布融雪剂;根据气温和车流状况,在乐广北与京珠北高速连接点马渡互通和坪石互通实施分流;完善信息共享。与湖南耒宜高速、相邻高速沟通联系,实时通报路况。
除冰吹雪车
首次引入的新型设备
抗寒潮的“新底牌”
这次,京珠北、二广高速抗寒潮工作未雨绸缪,引进在北方除冰除雪行动中大放异彩的机动设备——除冰吹雪车。
“这次引入的除冰吹雪车,是广东省内第一次使用的新型除冰设备。”京珠北分公司总经理邱利锐介绍道,“这是我们冬季抗寒潮的‘新底牌’。”
“这是目前为止己知的最强悍的除冰雪设备,将有利于减少用融雪剂的使用,在达到最大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了环境保护。”二广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郝尧生说道。
除冰吹雪车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速燃气流及其强大推力,将路面冰雪吹离路表,达到除冰目的。以往的机械与人工结合除冰方法,对工人依赖性强,效率较低,对路面、绿化影响较大,而吹雪车1分钟就可启动待命,每小时能吹雪40公里,除雪宽度达50米,天晴时可一次性吹除路面冰雪并将路面风干,人工依赖性低,效率较高。京珠北抗击寒潮行动又添一大助力。
12月10日凌晨2:27分,京珠北路段路面出现结冰现象,京珠北分公司迅速反应,人工路面测温42人次,在沿线情报板发布“恶劣天气、谨慎驾驶”信息23条,并投入3车次、15人次清理路面薄冰,保障司乘顺利通行。
二广高速监控中心已经在沿线25块可变情报板滚动发布“低温雨雪天气,谨慎驾驶”的信息;粤运拯救队安排拖车24小时驻点九嶷山隧道口。监控中心根据轮询结果每小时向指挥中心通报路面温度与车辆通行情况,对重点区域的轮询频率增加到由原来的30分钟每次调整为5分钟每次,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到及时处理。
由于气温回升,京珠北路段已于10日13:07解除三级应急响应,并解除相关管制措施,即日起暂停抗冰雪(冻)灾害情况报告。目前,京珠北、乐广、二广高速道路状况良好,车主可放心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