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改革开放的浩荡大潮中,广东盐业从专营走向市场,从传统走向创新,变的是经营环境的转折,不变的是保障食盐安全舍我其谁的初心;变的是能力体系的要求,不变的是推动盐业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69年未曾发生食盐安全事故,广东盐业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盐业体制改革后稳居市场主力军,广东盐业经受住了市场的挑战。
历史的巨轮驶到了改革开放40周年,在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广东盐业要发展成国内一流的食盐产业链企业,成为食盐行业的综合服务商、品牌运营商、安全背书商,在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作出应有贡献。”广东省盐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钟表示。
69年守护广东人民食盐安全
每年春节,印着“粤盐”标识的配送车辆载满食盐,开进深山、走进农村,保障边远地区食盐安全供应。这样的工作,广东省盐业集团坚持了69年。
“如果不送盐下乡,假盐就容易泛滥,人民的健康就难以保障。”在韶关盐业工作了10多年的老张,每年都要在几个村子来回跑上三四趟。
广东省盐业集团的前身,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广东省盐务局。作为拥有光荣历史的国有盐业企业,广东盐业69年来未曾发生一起食盐安全事故,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切切实实成为广东人民的食盐“稳定器”。
盐粒虽小,却承载着民生国策。改革开放之初,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成为迫切要求。作为普遍缺碘地区,广东消除“碘缺乏病”的“担子”显得尤为重。为此,广东从1979年开始在地方性甲状腺病区供应碘盐。一场轰轰烈烈的碘盐“大战”在广东迅速拉开。
合格的碘盐对检测要求十分严格。1983年,广东盐业建立起首家技术领先的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随后全省各地盐厂增添了大量碘盐测试、化验等设备和技术人员。
山区和边远地区的缺碘尤为严重。为保证碘盐供应,全省各级盐业公司更相继成立先进的碘盐配送中心。2000年,广东省如期实现了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会议上承诺的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确保广东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始终是广东盐业的核心和底线。”吕永钟表示,这份坚持不会因为当前的盐改而改变,反而因为盐改而更加坚定。
以人为第一抓手“二次创业”
改革的年轮来到2017年元旦,全国盐业体制改革正式落地。告别食盐计划管理、放开盐业价格、允许跨区经营……盐行业“千年未有之变局”使食盐“有销少产”的广东,面临着食盐安全和稳定的巨大挑战,广东盐业也曾被预言在盐改冲击下“第一个倒下”。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广东盐业虽然是改革的客体,却在改革中以主人翁的精神迎接和推动改革。面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大考”,广东盐业以“重启”的心态重整行装再出发, 以人的调动、凝聚、激活和发展作为第一抓手,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虽是盐业老行尊,甘当市场“小学生”。盐业体制改革前夕,广东盐业组织发动“同学一门课、共读一本书”主题学习时间活动,通过全员学习快消品营销、市场经济等课程,邀请高校教授讲学,掀起了广东盐业的学习高潮。
——俯下身直达客户,大跨步走向市场。面对抢占市场的挑战,广东盐业快速调整思路,全员下基层、走市场,针对机关、学校、工厂等不同用户,提供贴心服务,严格落实“直达终端、直达用户”的战略。
通过锤炼队伍,省盐业集团“铁人”一批又一批涌现,“铁军”筑起了广东盐业的坚实堡垒。2017年以来,全国盐的运销企业普遍利润下滑甚至亏损,而广东盐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盈利,被预言“第一个倒下”的广东盐业稳稳站在了全国盐业改革的前列。
以人为第一抓手推动改革,以党建为统领拥抱改革,这是广东盐业的关键一招。党建是国企的“根”和“魂”,广东盐业通过“培根铸魂”,思想进一步统一、队伍进一步凝聚、创新进一步推动、经营进一步发展、改革进一步加快,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开广阔局面。
争创一流食盐产业链企业
现在,走进大型超市和商贸市场,“粤盐”品牌的货架格外醒目,海盐、雪晶盐、冰晶盐等产品应有尽有。广东盐业着眼高质量发展,在盐改前夕就制定了强品牌、增品种、提品质、优服务的“三品一优战略”,全面塑造“粤盐粤健康”的品牌理念,研发适应市民消费升级需求的新产品,至今已开发几十种新品种、近百个新品规投放市场。
此外,广东盐业从“健康生活从粤盐开始”的理念出发,打通泛盐产业链,研发出智能盐敷、智能盐灯、口腔喷雾、氨基酸浴盐等系列新产品,成为全国盐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盐改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次长征。转型升级不能靠短平快,必须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对于如何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盐业总结了粤盐版的“一带一路”倡议——以盐为基、以盐带路、严把盐关、广开盐路。
一方面,广东盐业通过在全国盐行业率先建立的食盐产品溯源系统,实现了食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风险可管控、责任可追究,确保广东食盐的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主渠道的担当。
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广东盐业将加大和保持泛盐产品创新,逐步实现规模效应。同时,推进“互联网+”战略,建设“食安云商”安全食材交易服务平台,线上提供公共服务,将上游合格食材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吸纳到平台上交易;线下则依托现有仓储渠道构建配送体系,支撑线上交易平台运营,从区域服务开始,逐步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安全食材交易服务平台。
2018年,广东盐业更被省国资委确定为集团层面实施混改的试点,通过吸引上下游战略协同者,激发广东盐业的内生动力。当前,广东盐业正在奋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食盐及产业链专业企业,发展成为广东传统产业国企转型升级的样本。
重整行装再出发。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广东盐业人有了舍我其谁的传承,有了“二次创业”的豪情,有了“建设一流企业”的信心,必将超越69载光荣的历史,将新的光荣与梦想写进历史。
【穿越40年】
1979年,广东盐业开始在地方性甲状腺病区供应碘盐。
1980年,广东省轻工业局成立广东省盐业公司、广东省盐务局。
1983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将省第一轻工业厅所属的广东省盐业公司(广东省盐务局)分出,单独设置为厅(局)一级机构,直属省政府领导。
1983年,广东盐业建立起首家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1994年,省政府批准广东省盐业总公司增挂广东省食盐专卖局牌子。
1994年,国家计委批准“广东省食盐加碘项目工程”立项,是全国碘盐项目工程之一。
2000年,在广东盐业的努力下,广东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2017年,全国盐业体制改革落地,广东盐业告别传统食盐专营时代。
2018年,广东省盐业集团撤销“广东省盐务局”挂牌,盐务局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