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广东地质条件,在隧道施工中,是否有一种针对性更强的盾构施工设备呢?答案是肯定的。1月29日,一台名为“创新2号”的新型盾构机,在中铁十九局承建的广佛环东环2标三工区大源站至太和站区间隧道盾构始发井顺利完成始发作业。
“创新2号”是我国铁建重工集团自主研发的铁路大直径在线式土压和TBM双模掘进机,开挖直径9.15米,整机长度118米,总重约2450吨,装机功率5800千瓦,既能满足软土地层和极端上软下硬地层掘进,又能满足长距离超硬岩地层掘进需求,被技术人员称为“软硬通吃”的“巨无霸”。此设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中国国产铁路大直径双模掘进机系列当中土压和TBM双模掘进机的空白。
据了解,通常情况下,单一模式的盾构机在极端硬岩地层掘进效率低,单护盾或双护盾TBM无法在复合地层中掘进,此前土压和TBM两种功能模式不能同时共存的离线式双模掘进机在隧道内进行土压和TBM模式转换时,耗时长达2个月,影响项目整体工期。
广佛环东环2标三工区项目负责人黄少东介绍,他们负责的隧道具有开挖断面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地层岩石抗压强度高、埋深极大和独头长距离掘进6148米等难点,尤其是在中风化片麻岩长距离掘进,岩石抗压强度达65至155兆帕,单一模式盾构机无法满足工程复杂的施工需求。尤其是大源站至太和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整个广佛环线东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穿越地质呈2.5千米复合地层、2.2千米全断面硬岩、1.4千米复合地层的夹心饼干式分布。为保证工期及功效,他们数次组织国内外专家论证、建模分析后,确定拟采用TBM+EPM单护盾双模盾构机的施工方案。后又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联合研发、优化盾构设计、制造。2018年4月19日上午,被媒体称为“国内首台铁路大直径土压+TBM双模盾构机”在长沙验收下线,命名为“创新1号”。2018年12月12日,“创新1号”在大源站至太和站区间盾构隧道完成始发,上演了在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的“处子秀”,也是这种新型设备在我国铁路施工领域的首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