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建,选矿高级工程师、“南粤工匠”称号获得者、广晟公司大宝山矿选矿部首席工程师,从中南大学毕业后,意气风发的他并没有跟大学同学们去大城市科研院所工作,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有色金属之乡——韶关,他要带着自身所学,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梦起家乡 技术摸索出成果
大宝山矿,是一座有着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在铁矿石接近枯竭、急需转型升级之际,大宝山人以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平台,强势推进低品位难选铜硫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建设,仅用一年半时间,于2017年4月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7000吨铜硫选厂。而选厂建成后,最大的难题,也是检验转型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何时能够达产达标,这一难题让选厂所有的技术人员找不到底、摸不着边……
2017年4月大宝山矿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铜硫选厂
早在大宝山矿还采用传统选矿工艺时,钟国建就认定总有一天,大宝山要走上以铜硫采选为主的新路子。他趁早谋划,带着一帮年轻人在老选厂开始了新技术的摸索,主攻大宝山铜硫矿浮选柱精选探索性试验,他基本证明了浮选柱对大宝山提高铜精矿品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通过引进立磨机进行粗精矿再磨后进入浮选柱再选试验,他敏锐地捕捉到立磨分级对指标的重要影响,继而开展了浮选柱立磨分级闭路实验,获得了极大成功,使用浮选柱除了提高指标外可以简化浮选工艺流程。该技术在老选厂进行工业试验时,创造令人咋舌的三个月实现提质达效任务的成绩,仅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就将选矿回收率从徘徊在60%左右提升到80%以上。
钟国建主攻大宝山铜硫矿浮选柱精选探索性试验并获成功
勇攀高峰 扎根基层攻难关
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铜硫选厂是大宝山人不懈追求的梦,更是钟国建这个选厂人近20年来所追寻的梦。在听到公司决策要新建一个铜硫选厂时,钟国建就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公司领导也被他的热情和担当所感染,决定在他的选矿工艺思路指导下,采用“粗破+半自磨+球磨”的破磨流程、“浮选机+浮选柱”的机柱浮选流程、“磁—浮—磁”工艺流程和选矿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选厂建成后,钟国建带着他的伙伴,信心满满的带着那些新技术投入到新选厂的试产中,却接连出现指标不达标、品位上不去的情况,继而就是信心不强、人心不稳,直至很多人开始质疑采用所谓国内领先水平的设备是否适合大宝山矿的实际?钟国建的工艺思路是否还合适大型选厂的生产?是不是应该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现场问诊?
新选厂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选矿设备
钟国建是长期扎根基层、从来闲不住的人,在家里、甚至办公室里都很难见到他的影子,但在生产现场却总能见到他穿梭的身影,在十几年如一日地紧盯现场中,他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如何调整药剂?加大还是减小?如何判断精矿品位和跑尾?这些常人认为难以捉摸的问题却被他一一看穿,通过观察精矿泡沫颜色和粘稠度的变化、扫选泡沫的状态,他能准确地判断当班生产情况,及时提醒各个班组应该注意的操作要领。正是有他那神乎其技的选矿水平,大宝山人都爱称呼他为“大师”。
他发明的“浮选三角调优法”,在现场操作中非常实用。根据“浮选三角调优法”,并通过几千次的重复实验和生产实践首创了铜精淘洗法、无油操作法、无药操作法、比例调节法等操作手法,创建了沿用十多年的油钠锌硫药剂体系,在大宝山原矿性质多变的选矿生产中屡试不爽,屡建奇功,多年来一直为稳定提高选矿指标和铜矿稳产高产提供保驾护航。
钟国建(左一)在老选厂检查试验效果
创造奇迹 选矿技能出绝招
钟国建坚信:“大宝山的矿只有大宝山人最了解,大宝山人的事还是要大宝山人才能办得好”。他苦口婆心的告诫心灰意冷的年轻人:沉下心来多观察,选矿技术万变不离其宗。他又鼓励共事多年的老职工:我们一起为大宝山拼搏了几十年,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只有宝山发展好了,才不愧为选矿人、不愧为大宝山人!
就是那样简单的几句话,新选厂的人心再次聚在了一起,他们在试产的三个月里,基本上吃住在现场,5+2、白+黑,那种拼命三郎的干劲在钟国建的影响下,已经辐射到了每一位职工身上,他们成为了新时代大宝山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身的智慧创造了宝山奇迹:大宝山7000吨铜硫选厂试产三个月实现达产达标,创造同行业实现达产达标时间最短的新记录。
在显赫的成绩背后,其中的艰辛只有钟国建和他的伙伴们知道。比如新型的泡沫泵安装技术,看似一个简单的小技术,却是书本理论在众多选厂得到验证后在大宝山选厂出现的新问题。新选厂投产后,浮选处理矿量能力与破碎处理矿量能力不配,破碎一旦加大处理量,浮选很多泡沫泵就溢出矿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钟国建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决定改立式泵为容量较大的卧式泵,泵体由原来的流量320m³/h升级为800m³/h,同时改普通输浆管为耐磨陶瓷复合管道,矿浆流量大了,管道也顺畅了。同时,每个输送点使用2台泵,一备一用,并在泵体旁加装缓冲矿浆池,这种设计大大增加了渣浆泵输送矿浆的容量,能缓冲进入渣浆泵的矿浆,减少设备压力,还能实时观察进入渣浆泵矿浆的情况。通过此次创新改造,使得长期徘徊不前的处理量步步攀升,一年内突破日处理量8000吨大关。
钟国建每天紧盯现场,检查技改效果
成就梦想 达产达标创纪录
2017年6月,钟国建被授予“韶关工匠”称号;2018年2月,钟国建被授予“南粤工匠”称号,11月,韶关市“首届韶关工匠创新工作室”揭牌……一项项荣誉为钟国建技术改造正名,为他的坚持正名,也为他所追寻的梦铺下了一块块基石。
2018年2月钟国建被授予“南粤工匠”称号
钟国建的坚持,让大宝山建成全国一流矿山的梦想越来越近。他不但为企业带来技术上的提升,还培养出了一大批选矿技术人才:付结卫在他的培养下,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成立了“付结卫创新工作室”,成为现场操作的标杆;从技校培训回来的江峰华在技术工人中脱颖而出,一年内成长为班长,并所带领班组全年综合指标第一,摸索出了高氧化矿的药剂试用方法;机电高级工程师赖远能成立的“赖远能创新工作室”获广东省工业工会正式命名,力保了选厂主要设备开机率达到99%以上……而创新工作室所开展的技术改造更是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完成创新项目近百项,解决大量生产技术难题,小改小革成果近20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和发明专利2项,这些专利和项目的成果转化率达100%。在这种形势下,大宝山矿大力推进“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在地质、采矿、安全等领域都成立了以优秀人才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参与人数也由40余人发展为100多人,他们都已经成为大宝山矿生存发展的骨干力量,并为大宝山矿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突破,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新智慧。
在钟国建的培养下,普通工人付结卫成长为“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并成立自己的创新工作室
奋斗不息 矢志不渝再追梦
已经走上了主要生产部门管理者的钟国建,在冲击日处理量10000吨的日子里,他仍然带着他的伙伴们每天蹲守施工现场,边画示意图,边指挥施工人员进行一项一项的整改。用钟国建的话来说:“技术永无止境,只要我还在选矿事业的岗位上,就要对选矿技术不断地探索,只有越完善的技术才能给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这是选矿人的价值,也是选矿人一直追寻的梦”。钟国建,用行动践行着广东国企追梦人的初心,在选矿道路上不断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