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3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广东宏大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宏大”)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从全国知名的爆破拆除,到国内领先的超海拔露天采矿和超深立井开采,再到惊艳亮相珠海航展的HD-1超声速巡航导弹……近年来,广东宏大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在省国资委和广东环保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宏大以战略为引领,坚持“不熟不做,要做必争第一”的态度,用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以工匠精神打造行业标杆,使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矿山民爆一体化服务上市公司,用实力引领行业发展。
自2012年上市以来,广东宏大通过转型升级,营业收入由16.25亿元增长为101.69亿元,增长了525.8%。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省部级工法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00余项,出版科研专著20余部。“十四五”时期,广东宏大围绕产业布局,对接矿产资源、数字化、智能制造等主要领域,以“宏大矩阵”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激发企业发展动能
被广东环保集团党委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广东省国资委认定“广东省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提升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国务院国资委认定“国有企业治理示范企业”……多项荣誉背后,既凝聚着宏大人的努力拼搏,同时也与广东宏大党委把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息息相关。
为了打造企业的“红色阵地”,近几年,广东宏大把开展“十大党建实事”和“工会六大品牌”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共计开展4个共建红旗党组织、6个攻坚克难党小组、3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3个安全生产党员先锋岗(责任区)、2个廉洁共建示范工程,“每人一张考核表”推进精准考核精准激励,“双星”评选、政治建设督查全覆盖。
公司发展方向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广东宏大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拧成“一股绳”。近三年来,广东宏大党委共计前置研究重大事项181项,把好“方向舵”,驶稳“效益船”,在突发疫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经营指标仍保持增长。
科技创新:“宏大智造”助力三大板块提质
“唯有专业过硬,才是百年宏大的立足之本;唯有尊重市场,才有宏大蓝图广阔的未来。”这句话是宏大人敢于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信条。
事实确实如此。2018年11月,在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广东宏大的多平台超声速巡航导弹武器系统惊艳亮相。这一高精尖军工产品的背后,是广东宏大对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明华公司”)每年巨额的专项科研资金付出,是与科研院校以“产学研”结合模式日复一日的计算仿真。
创新之道,在于奋进。广东宏大自上市以来,研发投入增长9.2倍,合计研发投入27.42亿元,积极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一批“宏大智造”应运而生,并形成了防务装备板块、矿服板块、民爆板块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在防务装备板块,广东宏大以明华公司为主平台,与众多国内顶尖高校合作,打造多平台超声速巡航导弹武器系统、激光制导智能弹药等新型高精尖防务装备,发起成立广东省军工集团有限公司,建成与现有中央军工集团优势互补的省属军工装备综合产业平台。
在矿服板块,以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在特大型露天采矿、超深立井开采、混装一体化等领域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在智慧爆破、选配矿等领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等300余项,出版采矿和爆破专著20余部。
在民爆板块,率先实现5人以下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被评为全国民爆行业智能制造暨少人化无人化推广会示范单位。首创的液混式膨化硝铵炸药生产线在全国范围转让二十余条,开发的DDNP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之道,在于得人。为了做好人才强企这篇大文章,广东宏大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让宏大品牌入校入院,在对口院校创建“宏大班”;另一方面启动“精鹰计划”人才培养项目,目前已培训41名青年骨干,解决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才梯队建设出现断层的问题,实现人才造血能力。
助力公益:“大企之力”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大企业有大担当。2018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先后两次发生山体垮塌,金沙江沿岸告急。广东宏大西藏玉龙项目部在接到当地政府指令后,迅速成立应急抢险小组,行进180余公里山路赶赴抢险前线,有序开展爆破火工品运输与收发、群众安置等抢险救灾工作。
如今,公益已成为广东宏大的内在基因。作为广东省国资委下属广东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广东宏大持续回馈社会:2022年,与高校联合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并设立奖学金,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深入践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开展对口帮扶大埔县乡村振兴工作;公司内部成立大爱基金,建立了长效互助的保障机制,累计帮助30余名员工解决医疗、突发事件等困难;组织发动志愿者350人次,奔赴疫情防控、社区服务、乡村振兴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慈善捐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