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集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柔性引才用才新举措,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科研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用活人才“双聘”政策 引才借智提升创新能力
柔性聘用院士专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环保集团下属企业广东宏大通过内部举荐、外部推荐等方式锚定行业领军人才,聘任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公司兼职顾问,指导推动多项爆破关键技术创新并投入实景运用,共同研发露天矿智能爆破透明地质探测技术和智能爆破地质探测车集成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建成全球首座露天矿山全生产工序智能矿山场景,攻克了智能爆破“卡脖子”难题,实现了智能爆破0到1的突破,为广东宏大矿服业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宏大爆破全生产链智能矿山
链接高校科技资源,助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环保集团下属企业装备集团通过柔性引才方式分别聘任两位清华大学教授为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在其技术引领下,双方联合开发OAAO工艺装备式水厂并于2022年7月在肇庆鼎湖建成投产;联合研发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并于2024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试点成功,实现了环保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
聚焦科研项目合作 引入外部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依托产业优势,共创共享实施科研创新。环保集团下属企业广业环保集团依托200座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场景优势,在中山大学原有市政污泥生物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开展市政污泥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污泥源头减量20%以上,累计共同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论文7篇,实现专利共创共享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目标。
创新合作模式,“为我所用”开展科研创新。环保集团下属企业环保研究总院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申报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接收专业博士硕士在读生进站实习并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推动大型设备仪器合作共享,实现人才共培、设备共享、平台引才;联手开展“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课题研究,创新使用市政污泥进行微生物修复,并在云硫矿业的废弃矿山排土场成功应用,项目入选了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名单,实现平台共建、项目合作、成果共享。
矿山复绿技术——市政污泥应用于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打造智库参谋平台 构建科研创新交流咨询机制
环保集团建立由近二十名省内水治理、固废处理等环保领域的领军人才组成的环保专家库,聘任其中的5名专家成立集团第一届科技咨询委员会。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开展项目会审、举办专题讲座等,委员会成员对企业科研思路进行诊断把关,提出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参谋作用。
环保集团通过科技咨询委员会与行业领军专家学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咨询合作机制,以点促面链接省内外各环保专业细分领域的科研领军人才,构建强大的智库专家群,为集团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撑。
2023年9月13日,环保集团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2023年以来,环保集团各级企业通过“双聘”方式柔性聘用专家人才10名,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39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研发平台8个,合作新增授权专利数41项,合作参与制定标准(工法)42项,合作获得奖项数19个,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6个,共同开展的关键核心技术34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涌现一批科研成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环保集团拥有省级设计院4家、省级科研院所9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研发平台78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
根据财务快报数据,2024年,环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1.15亿元,增长6.70%;利润总额20.73亿元,增长18.34%,人才强企、科技兴企助推经营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环保集团将坚持科技立企、人才强企战略,推进研发投入、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全方位一体化部署,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集团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发展标杆企业提供有力有效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