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9日,由民航旅客服务测评机构CAPSE举办的第五届民航服务峰会在广州举行,白云机场荣获了“2018最佳机场”奖项。白云机场春风服务志愿队、国内首条自助智能安检通道,分别荣获“2018服务之星”、“创新服务奖”。
受大会邀请,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宇以“创新服务 共享未来”为主题在开幕式上致辞。总经理助理罗旭作了题为“白云机场智慧服务探索与实践分享”的主旨演讲,并参与现场圆桌讨论。
近年来,白云机场以打造世界一流航空枢纽为目标,将智慧机场作为当前建设重点,提出5个SMART(智慧服务、智慧生产、智慧安全、智慧商业、智慧生态)、“4个1”工程(云服务工程、物联网工程、GIS工程、ONE ID工程)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以智慧机场建设为引领带动“平安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的全面建设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应用、便捷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成为民航局首批未来智慧机场建设示范单位。
推行全流程自助服务
白云机场是国内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和自助登机的大型机场,早在2015年、2016年先后获得“便捷旅客旅行金奖和白金标奖”,是国内首家获此殊荣的大型机场。
目前,白云机场共有自助值机设备234台,领先国内机场,可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个性化应用;自助行李托运设备55台,是国内提供自助行李托运服务规模最大的机场,2019年1至4月T2国内行李自助托运率接近50%;自助登机设备169套,覆盖T1东三指廊及T2国内区域,2018年自助登机门实现“刷脸”登机,进一步促进了旅客出行安全、高效、便捷。自助通关方面,白云机场部署了75条出入境自助通道,覆盖范围在国内位居前列。
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
白云机场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流程服务中的应用,率先在国内推出二维码过检和登机服务,是首批真正实现“无纸化”全流程服务的机场。
为保证安全并提升旅客过检效率,白云机场通过部署人脸识别辅助设备,实现T1、T2国内安检口及登机口的人脸识别验证功能。自2018年12月在T1航站楼开始自助验证试点以来,检查旅客量超20万人次,相比人工通道节约人力22%,旅客放行速度提升13%。“刷脸”带来的便捷体验也延伸到旅客乘坐的机场大巴上,目前白云机场T2航站楼GTC交通中心大巴乘车点,已正式投产自助检票闸机,旅客凭身份证“刷脸”即可快速过闸。
“网上机场”建设成效显著
白云机场自2004年建设“线上机场”,推出国内首款机场应用APP,同时作为国内首家,实现了手机室内导航功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模式和服务形态的巨大变化,白云机场积极推进“网上机场”运营平台建设,率先提出“机场通”概念,将网上机场的服务进一步扩展,不再局限单个机场,运用平台化架构,打造可囊括国内所有机场的互联网生态圈。2017年9月,“机场通”1.0上线,提供航班查询、线上值机、航站楼导航、服务设施查询、商业促销等线上服务。2018年完成“机场通”2.0升级,将智慧停车服务集成到“机场通”内,旅客可享受停车场车牌识别、移动支付、停车引导、反向寻车等智能化停车服务。目前“机场通”活跃用户超130万,注册会员数达23.47万。
未来白云机场还将以“机场通”为依托,构建旅客360°视图,融入机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个性服务等应用于一体,为旅客提供全链条智能服务。
链接
CAPSE:“2018服务之星”——白云机场春风服务志愿队
2018年春运开始,白云机场推出“春风服务”品牌,客服中心组建了“春风服务志愿队”,开展航站楼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作为机场服务的有力补充,在民航界打造出一个“爱的能量场”。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白云机场“春风服务志愿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模式到多元融合,从零散组织到专业管理,逐步打磨出一支专业、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在白云机场候机楼内,随处可见这一抹抹绿色的流动服务身影,为旅客排忧解难,提供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截至2019年5月,“春风服务志愿队”共发布招募令50期,组织20069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达80277小时。
CAPSE:“创新服务奖”——国内首条自助智能安检通道
“国内首条自助智能安检通道”创新项目,是白云安检结合民航安检工作从追求“安全性”向追求“高安全+高效率”转变要求、深化民航“真情服务”和白云机场“春风服务”的创新举措,更是白云安检持续探索“科技机场 智慧安检”建设的新成果。“自助智能安检通道”启用,也是白云安检继人脸识别、二维码过检、全息成像引导、3D宣导台等科技产品后,推出的又一项安检新技术、新模式。该项目为全面落实民航旅客差异化安检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引领行业发展、促进交流与竞争、助推民航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机场安全和服务保障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