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交通集团在完善高速路网的基础上,创新交通扶贫模式,以服务区升级改造为契机,打造服务区+精准扶贫样本工程,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助销扶贫和定采扶贫四大组合拳,助力清远连山地区脱贫致富。
打造特色,巧借三省交通优势
错落有致的白墙灰瓦,古色古乡的瑶族风情街,依托二广高速连接粤湘桂三省的交通优势,交通集团结合高速路网沿线的少数民族资源,打造了以精准扶贫为特色的白沙服务区。
货源广覆盖,累计进货千余种
升级改造后的白沙服务区,新增了瑶寨特产店作为助销扶贫点。瑶寨特产店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扶贫创业中心达成合作协议,销售连山七个镇的地方特产和农副产品,特别是贫困户提供的优质产品。如今特产店的货源已覆盖连山、连南、连州等沿线多个地区,累计进货1362种。
定点采购,助产助销解难题
连山太保镇的西洋菜基地,是当地的产业扶贫项目,有31户贫困户参股。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第一季度,西洋菜销量直线下降,大量西洋菜滞销,造成经济损失20多万元。
白沙服务区得知这一消息,当即决定将西洋菜基地作为定点采购点,累计购买了1000余斤,一部分用于员工餐,一部分用于餐饮售卖。
连山太保镇副镇长覃忠平表示:“以前多数是自产自销,自己种的到市场卖到多少就多少,卖的价格也不高,通过二广高速服务区销售价格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也增加了。”
就业帮扶,变“授鱼”为“授渔”
服务区内新增加了品牌餐饮店等商铺,除了向周边贫困户定向采购果蔬农产品外,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黄秀蓉就是在服务区改造后,经扶贫办介绍来这工作的。之前,黄秀蓉和丈夫一直在家务农打零工,一家7口人的月收入只有1600元。如今在服务区工作,不仅方便照顾家里,收入也增加了。
“我现在每个月平均收入是3000元,餐厅发放工资2400元,家里种植了蔬菜、冬瓜,服务区会及时收购,每个月还能另外带来600元左右的收入。” 黄秀蓉说道。
据统计,二广高速沿线三对服务区、四对停车区的员工中,本地人占60%,而且,服务区招聘时会优先考虑贫困户,并输送到周边服务区,很好地解决了三连地区人民的就业困难。
目前,白沙服务区员工总人数是57人,连山的员工有51人,属于连山贫困户的有10人。服务区从2018年开业到现在,节假日高峰期间,总共聘用了50人次贫困户的临时工。
下一步,二广高速计划将在白沙服务区设立直播间,引入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带货形式,拓宽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让瑶山特产走出服务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