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铁六局集团赣深铁路指挥部获悉:赣深铁路广东段关键控制性工程,时速350公里横跨和平县旅游二级公路的黄泥潭浰江大桥1-72米系杆拱和上跨龙川县新改建205国道工程的东岭特大桥1-72米系杆拱,分别于5月11日、12日相继合龙,成为了“客家古邑”河源市当地新的坐标,这标志着赣深铁路广东段实现年底按期铺轨又进了一大步。
黄泥潭浰江大桥1-72米系杆拱和东岭特大桥1-72米系杆拱,由系梁、拱肋和吊杆组成,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形式。桥系梁宽17.1米,高2.5米,钢管拱由上下两根钢管组成,拱肋系梁中心线全长75.2米。杆拱钢结构工程包括拱顶拱肋安装及横撑安装,施工过程非常繁琐,难度较大,技术含金量较高。
中铁六局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海波介绍,黄泥潭浰江大桥每侧拱肋分为7段进行施工。东岭特大桥系杆拱桥每侧拱肋分为5段进行施工。两座系杆拱拱肋均采用工厂节段制造,分节段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
系杆拱桥作为拱桥家族中的一员,具有拱桥的一般特征,又集拱与梁的优点于一身的桥型。它将拱与梁两种基本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共同承受荷载。在修建赣深铁路时,设计方在兼顾实用的基础上,也融入了许多艺术的元素,远远望去系杆拱仿佛是一座彩虹横跨过公路,成为了当地的新坐标。
据了解,赣深铁路项目正按照整体工作部署和确定的节点工期,加强资源配置,强化生产组织,抓好现场盯控,做好绩效考核兑现,安全有序地推进各施工点生产进度,为力争龙川段7月份架梁,年底前实现赣深铁路全线铺轨,明年按期开通积极进行最后攻坚战。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赣深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重要一段,也是京九高铁最南段部分,从江西赣州引出,经广东省河源市、惠州市和东莞市,终抵深圳市深圳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赣粤东北部的一条经济大动脉。建成通车后,河源将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将大大促进粤东北等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