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控股集团所属粤海水务下属的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共申获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11项,新增授权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3项,制定修订标准5项,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1家下属企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高端陶瓷膜试验生产基地顺利产出成品、取得涉水批件、具备市场准入条件,并同步开展内部试点应用。
拧紧“节水阀”,做活“水文章”
粤海水务以科技创新之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等多重“绿色目标”。
粤海水务打造的智慧管网漏损管理系统,解决了供水管网漏点不易发现、探漏工作量大等实际问题。该系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GIS平台等技术,实现了漏损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开发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检测与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下属企业及多个地区自来水公司,每年节约水资源逾1.3亿吨,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广州南沙黄阁水厂和汕尾东部水质净化厂作为“智慧水务”标杆示范点,集成“数字孪生”“AI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智慧管控”与“少人值守”,提升水资源配置效能和生产效率。
梅州平远城乡供水项目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推动建设节水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2024年入选《广东节水行动优秀实践案例100》“城镇公共生活领域-治水供水篇”。
梅州平远城乡供水项目
优服务惠民生,打造“绿美乡村”
依托雄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全国先行起步的“智慧水务”体系,粤海水务聚焦农村供水保障和生活污水治理领域连出实招新招,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扎实践行“兴业为民”的国企担当。
为有效缓解农村用地压力、缩短建设周期,粤海水务自主研发了农村供水一体化设备,集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工艺于一体,可多维度实现农村净水厂“一站式”升级改造,确保各项出水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该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具备分块运输、灵活组装的特点,同时还搭载了PLC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全自动运行和“无人值守”,因地制宜提供农村供水解决方案。
目前,该设备已定制化应用于广东云浮、茂名等地26个镇、400多个自然村,为近50万乡村百姓提供安全、优质的供水,较传统供水设备能耗降低60%。
农村供水一体化设备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多、进水量有机物含量变化大的特点,粤海水务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与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采用好氧颗粒污泥一体化污水处理短流程工艺,比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更省地、更节能、更少污染、更少排泥、更少用药。
通过好氧污泥颗粒内部循环,能节省50%的设备占地,节约25%的设备能耗和药耗,出水达到准Ⅳ类标准,可用于补充河道、生态补水、浇灌园林和工业用水等,实现了污水的再生利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地埋式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助力农污治理
科技赋能,领航未来。粤海水务将继续按照省国资委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行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拓新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继续深化节水产品和智慧水务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为实现水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治理以及能源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