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摄入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盐业集团以实际行动“盐”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健康用盐标准的普及和食盐科普进校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少年用盐标准: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青少年时期若过量摄入盐分,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肥胖等问题,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并掌握不同年龄段科学合理的用盐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2岁至3岁幼儿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超过2克,4岁至6岁幼儿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超过3克,7岁至10岁儿童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超过4克,1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超过5克。严格控制盐分摄入,从小培养孩子低盐饮食的习惯,是构筑青少年健康成长防线的关键。
科学用盐不超过5克
科普进校园:共筑青少年健康防线
自2024年以来,为了普及食盐安全知识,培养青少年安全用盐、健康用盐的生活方式,盐业集团各地市公司在“中国学生营养日”“国际儿童节”“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儿童日”等特殊日子深入校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健康用盐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限于传统的讲座形式,还创新性地融入了知识问答、互动体验和实验展示等多种方式。例如,科普人员通过现场演示加碘食盐变紫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们学会辨别食盐是否加碘,使他们在趣味横生的科普活动中掌握健康用盐的知识。
同时,为保障校园的饮食安全,盐业集团各地市公司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00余家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盐业集团食盐科普进校园
粤盐生态创意园:研学旅行新高地
目前,盐业集团正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加快建设国内独具特色的海盐博物馆,并协同当地规划打造一座集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粤盐生态创意园。徐闻盐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十二道古法制盐技艺”,这项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七代师徒传承,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海盐博物馆和粤盐生态创意园将这一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机集合,让孩子们可以亲眼见证从海水到食盐的奇妙转变过程,亲手参与制盐体验,领略非遗技艺的魅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游玩和实践中掌握科普知识。
海盐博物馆及盐田的设计概念图
未来,盐业集团将继续践行“小产品、大民生、重责任”的行业使命,进一步提升食盐科普教育水平,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多措并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