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情的牵挂。作为公益性央企,中储粮如何在扶贫领域贡献力量?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中储粮驻村书记邓中华的故事。
邓中华是中储粮集团广州分公司派驻在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高岭村的第一书记。村民们谈起他,都说他是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好书记。“不来便罢,来了就要扎扎实实地办实事。”抱着这样的信念,邓中华在近五年的扶贫生涯里带领着村民们明政策,做产业,一步步摘掉了贫困帽。
打好宣讲牌,转变村民观念
高岭村位于信宜市水口镇西部,2015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8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00元,贫困发生率为5.8%,是广东省级重点贫困村。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中储粮集团广州分公司承担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高岭村的扶贫任务。在深入调研了解了高岭村的贫困状况后,中储粮集团广州分公司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84.78万元,并精挑选派了邓中华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面对严峻的脱贫形势,邓中华早出晚归,用两个月时间访遍全村,基本摸清了高岭村的整体情况。他发现,很多村民对扶贫政策不了解,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很低。对此,邓中华决定从做好宣传,讲透政策入手:一是利用好新建设的党建长廊,做到重要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及时上墙上“廊”向村民公示;二是编制党员帮扶联系卡,让结对党员将扶贫政策文件资料送到贫困户手中;三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走村入户,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唠家常、问情况、释疑点,让扶贫政策记在贫困户脑中、明在贫困户心里。
“邓书记经常来我们家,给我们解释什么是精准识别,什么是产业扶贫,什么是就业扶贫,之前根本不懂不了解,现在基本清楚了,在邓书记的鼓励下我自己养了些鸡鸭赚到了钱,有这样一位书记是我们的福气啊。”贫困户刘立生说道。
邓中华到贫困户家检查核实“八有”情况
打好产业牌,推动长效发展
要想村里富,得走产业路。邓中华在走村访户中发现,高岭村日照充足,降雨充沛,土壤肥沃,却存在很多荒置的土地,村里有几户农户种植了百香果,但因为百香果种植周期长,加上产业链不完善,存在滞销风险,村里一直没有发展成规模。邓中华和中储粮集团广州分公司主要领导、村“两委”班子走访村民,听取产业发展意见建议,并利用周末时间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其他村好的产业经营经验,最终发现了一种非常适合当地村民种植的果子——苹果枣。苹果枣适应性广、病虫害少,对种植技术要求较低,并且生长迅速、丰产性好,种植下去,当年可少量挂果,次年就有收成。苹果枣还喜阳光与高温,与高岭村的自然环境十分契合。
说干就干,邓中华向中储粮集团广州分公司递交了数据信息详尽的《高岭村苹果枣种植可行性报告》,得到了公司的全力支持,公司联系专业种植企业统一提供果苗、技术指导、设立收购点,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让农户放心种植。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大青枣种植示范基地70亩,并带动了13户贫困户种植近30亩。2019年高岭村苹果枣产业利润达到3万多元,并借此建立了村扶贫基金,用于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们将在目前产业基础上,再带动农户利用自有资金分散种植80亩,形成近200亩规模,逐步建成长效产业项目。”邓中华笑着说道。
郁郁葱葱的高岭村苹果枣基地
除此之外,邓中华还利用扶贫开发资金集中建设光伏发电站、农贸市场两个资产收益项目,高岭村52户贫困户每人可以在这两个项目中收到1000元的分红。
杨日生是水口镇高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本人体弱多病,母亲年迈,妻子精神残疾,两个儿子在校读书。邓中华在走访中了解到杨日生的家庭情况后,立即召集村“两委”研究解决杨日生的困难。杨日生有种植养殖的生产经验,邓中华与村“两委”便将丢荒的5亩稻田免费提供给杨日生用于种植水稻,并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了专项扶贫资金为杨日生家里购买水稻苗与鸡鸭苗,通过发展种植养殖,杨日生每年增收了2万余元。
“多亏有了邓书记的帮助,去年我们家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杨日生黝黑的脸庞上满是笑容。
邓中华到贫困户杨日生家里走访,杨日生家通过养鸡养鸭实现增收
在邓中华的带领下,2019年底,高岭村98户2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退出“八有”标准,脱贫率100%,贫困村“十项”指标也均达标,实现了“贫困户、贫困村”双出列。
广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金京同志到对口扶贫点高岭村进行调研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