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段盛世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对华夏民族的发展都起到卓绝之功。而从保密史的角度看,唐朝的保密文化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影视作品中展现的大唐盛世
统治者保密意识强
封建王朝的历代统治者向来注重保密意识形态建设。唐朝统治者都有较强的保密意识,对保密十分重视。如武则天仿照唐太宗李世民《帝范》体例,起草并颁布《臣轨》一书,并将《慎密》专列一章。
武则天画像
除此之外,皇帝选拔和任用官员,也把是否具备较强的保密意识和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条件。唐代负责起草诏书文件的中书舍人,第一项要求就是保密:“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对于核心涉密人员,不仅要求其严守机密,还要考察其品行,甚至限制其社会交往。
对比唐朝,明朝整顿官制,保密制度更为完善
唐代的亲王、驸马与皇帝交往密切,知悉秘密多,即不得“与朝廷要官往来”。唐玄宗对兄弟们很友好,但“不使与群臣交结”。当时一位叫裴虚己的驸马与岐王一起参加宴会,还有两个官员(万年尉刘庭琦、太祝张谔)与岐王饮酒赋诗,均被贬出京。唐德宗时“宰相不敢于私第见宾客”。上述种种,都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对于保密的重视。
完备的保密制度
在武则天时期,匦函(指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制度就已创立。史载,“太后欲周知人间事,保家上书,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清代奏折制度的先声。而著名大臣狄仁杰就曾以密奏的形式,对越王党羽的处置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获得武则天首肯。此外,保密制度不仅体现在政治上,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涉及。
铜匦
军事方面,唐朝极度重视军事情报的保密工作。在法律上有明文规定:“漏泄军事,斩之。”而由于唐朝特殊的节度使制度,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之间存在对立隐患,唐朝特别规定禁止藩臣参与军国密议。在战事兴起时,军队行军的事务受到严格管理,甚至连军营中的书信都要彻底检查。
而作为一个国家运行基础的经济事业,唐朝统治者更是给予了重点关注。在农业社会,仓库是国家财政稳定的重要因素。唐朝特别设立了仓部和司农寺对仓库进行特别管理,仓库的支出和收纳要经过缜密的程序,确保无一疏漏。唐朝还严禁本国人和化外人(中国封建法律对外国人的通称)私相贸易,并列出贸易禁物,以便维护自身的经济优势。
唐朝粮仓遗址
在文化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糊名誊录制”也创立于唐朝。科举考试因为其背后的巨大利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此徇私舞弊、铤而走险者从来不乏其人。为保障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武则天即位初年即建立糊名法。
《通典》卷十五《选举三》记载:“武太后又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糊名自此始也。”
所谓糊名,就是把试卷名字盖起来改卷,使试官不知某卷为某人所作,后又称为“封弥”或“弥封”。这一制度的形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人力物力,但为国家发展选拔出了真正具有实力的优秀人才。
科举考试
唐律对于泄密的处罚措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漏泄大事”罪就首见于唐律。唐律将秘密事项分为“大事应密”“非大事应密”两种,将泄密者分为“初传者”“传至者”或“转传者”,综合考虑,处以不同刑罚。
而在唐代的诗歌中,保密文化也有诸多蛛丝马迹可寻。广为流传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一首朱庆余的《宫中词》,其中两句为“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叙说两个宫女见面,本想说说心事,一看鹦鹉在前,怕它学舌泄露给别人,只好闭口不言。唐代后期著名诗人元稹,因保密不慎,在仕途上遭受严重挫折,便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愁闷:“四五年前作拾遗,谏书不密丞相知。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
元稹
更为知名的是“诗圣”杜甫,其任左拾遗时曾撰写一首《晚出左掖》,其中的“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棲”,意为怕别人见到自己上奏皇帝的报告,就把草稿烧毁以免闲人说自己邀名。骑马上朝觉得太张扬,于是挤在狭小的马车里,好像鸡栖息在笼子里一样。古人曾对此作出评论:“明朝有封事,谏臣之心。避人焚谏草,大臣之体。”对杜甫谨慎的行为表达了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