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为实现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的5年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任务、牵制并削弱胡宗南集团,时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秋季攻势作战的统一部署,决心集中第1、2、3、4、6纵队共6万余人“突击分割,各个围歼”,力求全歼国民党军第17、38两师,荔北战役就此打响。
10月5日,西北野战军各纵队由陕西渭南澄城、郃阳地区出发。6日拂晓对据守永丰镇、韦庄镇等据点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7师展开全线攻击。午时,敌第48旅大部被歼。7日上午,西北野战军主力转向进攻敌整编第38师,至15时攻占唐家堡、乌泥村、汉村等阵地,歼其一个多团。解放军档案馆馆藏1948年《解放战争以来英模材料汇集》记录了在乌泥村激战中,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将士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他们如同形成燎原之势的点点星火,宛若汇聚成磅礴伟力的涓滴之力,为解放事业挥洒热血、书写荣光。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1948年《解放战争以来英模材料汇集》(一)
“我来代理班长,一定打到底”
上级把夺取敌乌泥村西北第一个阵地的任务交给358旅716团9中队。8班战斗联手组组长郭生生当即带领张世昌、张庆荣等人组成“复仇队”,并主动向排长请缨:“我们愿意当突击组,保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声震天,我方重火器猛烈向敌攻击,子弹疾风骤雨般向敌阵扑去,敌人的碉堡不断被我炮火摧毁。郭生生大声鼓励组员:“我们都是突击组的,有这样个好机会,一定完成任务!”大家听后士气高涨、斗志高昂,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突击组勇猛地冲上高地,成功占领第一个阵地的西南角,并加紧修筑工事,不断向敌第三号阵地射击,准备对敌第三号阵地发起新一轮进攻。
敌人丢了阵地,警惕心更甚,防御网更为坚固,突击组员只要一露头,迎接他们的便是枪林弹雨,突击组陷入了僵局。郭生生尝试跪在地上向敌投手榴弹,张世昌已经负伤却坚决不下火线,郭生生拗不过他,只得说:“好,你这样有决心,咱们就准备继续攻击!”这时,他看到第三号阵地上的敌人好像在向后移动,似有转移的可能,于是果断抓住战机喊道:“冲!”便带着全组人向敌第三号阵地冲去。据《解放战争以来英模材料汇集》记载:“他们一出外壕,敌人的火力就很密集的向这边打来,郭生生同志发现自己是对着敌人的枪眼前进,便机智的往旁边一闪,其他的人也跟着避开敌人的枪眼。冲上敌人阵地时,他们分了两路,郭生生单独的一路,他在交通壕里,先缴到1支加拿大(枪名),直奔左边的碉堡冲去,张世昌和张庆荣便扑向右边的碉堡去。这边郭生生边喊话边冲上去,企图逃跑的敌人,刚伸出脑袋,郭生生已堵了碉堡门口,当即捉到6个俘虏,缴6支枪,他把缴获东西交了上级,便又朝着右边碉堡上来,张世昌和张庆荣冲上右边碉堡来,敌人吓的向后逃跑,被他俩抓住两个。这时便和组长郭生生会合了。第三号阵地也被他们占领,见敌人整个垮了,张庆荣就说:‘快追!’机枪班不断地向敌人扫射,他们也组织排子枪向敌射击,敌人一个个倒下了,敌人离他们更近了,他们便用手榴弹投向敌人。”
8班班长负伤后,郭生生被指定为代理班长,但前进没多远,郭生生也受伤了,张庆荣便说:“你负伤了,到后边休息去吧,我来代理班长,一定打到底!”郭生生咬牙坚持:“这点伤没什么关系,还是我代理班长,咱们继续打。有几个人就打几个人的仗。剩一个人也要打到底,大家跟我来!”说着,便又勇猛地追击下去。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1948年《解放战争以来英模材料汇集》(二)
除了郭生生带领的8班突击组,在荔北战役中还有许多英勇果敢的身影,他们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个个挺直的脊梁都在无声演绎着顽强的战斗精神。排长伤亡了,班长顶上来,班长倒下了,又有新的代班长。没有指挥了,只剩自己也要继续战斗。一把枪、一个手榴弹几经易主,一个山头、一个阵地轮番守护。战士们认定只有不停地战斗、不停地冲锋,才能无愧于用鲜血夺取来之不易胜利的战友们。1948年《一纵荔北战役政治工作报告》中记载:“北酥酪战斗最激烈的时候,2团4连8班的正副班长都牺牲了,战士梁红玉主动站出来代理班长,提出为正副班长报仇。在乌泥村战斗中,5团6连1排长负了重伤,副班长左占标立刻挖了工事,把排长隐蔽好,回头对大家说:排长负伤,我现在代理排长,大家准备好刺刀手榴弹。看我把手一扬,大家都打。”战斗不取得胜利,英雄不会倒下,滚烫的誓言、无尽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编织成荣誉的桂冠为每一位勇士加冕。
“就是打断了骨头,也一定和同志们在一起打到底”
9中队拿下乌泥村西北角工事后,敌人企图反冲锋,形势万分危急,7中队2连连长李廷玉配合9中队,积极勇猛地带着1排向下打,迅速控制局面。
残敌逐渐向后溃退,躲到左面的一个小工事里负隅顽抗,前面沿村的敌人也朝这里射击。李廷玉毫无惧色,沉着应战,指挥1排沿着交通壕向左面敌人攻击。正在这时,他左臂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裳,但他毫不在意继续指挥,命令指导员带2排插到前面去,把敌人消灭在阵地上。战士们让他下去休息,他回应:“我不下去,就是打断了骨头,也一定和同志们在一起打到底!”连长血战到底的精神极大鼓舞了同志们。
档案中记载道:“他一面脱掉衣服上药,一面不断的观察前面敌情。他上完药,赤着胳膊,继续指挥一排向前冲击时,不幸被打中头部,英勇光荣的牺牲了。也就在这时,友邻兄弟部队一齐向敌发动总攻,一下将敌压下村子去了。”
“轻伤不下火线”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李廷玉连长从负伤到牺牲,不顾敌人多么猛烈的炮火始终坚持战斗,他用行动诠释战斗到底的革命誓言,用生命立起英勇无畏的精神丰碑。在《一纵荔北战役政治工作报告》中详实记录了战斗中“普遍的顽强精神”:“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虽然过去每次战斗中,也都有过,但从未像在这次战斗中那样普遍。1旅2团伤亡358人,负伤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有155人,占伤亡数43%。8旅5团负伤亡数360人,不下火线的有142人,占伤亡数39%,其中有的负伤2次到4次,还不下火线,有的连续负伤几次直到牺牲。”
“同志们,不要怕”
一句“同志们,不要怕!”仿佛是弥漫的硝烟中一束远光,照亮了前进的方向,给战士们以坚定的力量和无限的支撑。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1948年《解放战争以来英模材料汇集》(三)
当我军夺取敌第38师第二个阵地时,敌人企图反扑,炮火来得更加凶猛。7中队2班战士王子义身手敏捷,活捉一个俘虏,并缴了一支枪后又爬过小土坡追赶端着机枪企图转移阵地的敌人,他端着刺刀逼住了敌人,大喊:“缴枪不杀!”敌人满口答应缴枪,却突然端起机枪朝向他扫射,王子义牺牲了。3班副班长李生智当时离敌人只有30多米,战友牺牲的场景深深映在他的脑海里,他下定决心要为王子义报仇。他强忍悲痛,趴在隐蔽处,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恰好有个家伙朝他的方向埋头挖着工事,李生智随即拿起手榴弹扔了过去,敌人被炸而亡,遂缴获了一挺机枪。敌方一个指挥官吓得发呆,也被他捉住。李生智对大家说:“同志们,不要怕!我们一起上!”随即带领一班人把准备反扑的敌人压垮,敌人东逃西窜。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生智负伤了,当他看见小战士丁中山在开阔地被炮弹炸伤躺着不能动弹时,不顾自己安危、毫不犹豫地冒着炮火跑到他身边安慰着:“丁中山,不要怕!敌人垮了,担架很快就会上来救你回去的!”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铁锹在丁中山周围叠起又高又厚的小土坡,防止敌人的炮火再次落下来。李生智追赶大部队又遇到另一名负伤的战士,他又安慰说:“没关系,敌人垮了,担架马上就上来,只要有我李生智在,你就没关系!”他真诚朴实的话语和行动感染了每一位同志,坚定了大家的必胜信念。
其实,李生智是解放来的战士,他出身贫寒,8岁父亲去世,靠母亲纺线生活,21岁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军队。成为解放战士后,他深深被人民军队感染,曾3次申请入党。档案中记载,“李生智有高度的阶级觉悟,热爱同志!李生智在练兵时经常不午睡,照顾全班同志睡好,他自己修理木手榴弹,或是捆手雷。消灭17师的战斗中,部队不停地行军。战士李治国身体弱,他就帮助他背了二三十里路架枪,使全班没有一人掉队。在2小队全队军人大会上,干部战士纷纷发言,向他学习。经过大家分析讨论,一致认为李生智是有志气的阶级战士,战斗中为王子义同志报了仇,由于他阶级觉悟提高了,全小队同志认为李生智同志完成了战前订的计划,有条件参加共产党。”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不畏艰难困苦,始终顽强拼搏,坚持患难与共,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精神,是无数征战沙场的战士们历经血与火的淬炼,锻造出来的强大精神。档案中记录并传承着不朽的精神、不灭的微光,激励鼓舞无数中华儿女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