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曾将电台抄收到的国民党中央社新闻编印成参考材料,提供给与会代表们参阅。此后,根据抄收的国内外电讯,编印内部参考刊物,供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中央政府和红军领导机关参阅,成为红中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份油印的内部参考刊物最初名为《无线电材料》,1932年夏更名为《无线电日讯》,是红中社早期编印的重要内部参考刊物,这也是今天新华社《参考消息》等参考刊物的前身。
《无线电日讯》的发现及考证
红中社编印的《无线电日讯》(原称《无线电材料》,即《参考消息》的前身)
2002年5月,由新华社办公厅、新闻研究所组成的史料考察小组赴瑞金红中社旧址,在江西赣州找到了红中社早期的重要史料——1933年编印的部分《无线电日讯》原件的影印件,这是迄今为止新华社找到的最早的参考刊物实物。它和后来出版的报纸型《参考消息》完全不同,其大小与现在的《半月谈》一样,油印32开,每期为4~8页不等,可以折叠。刊头及文字皆为竖排,刊头下面是刊号及说明“只供参考之用”或“供参考用”,刊头为美术字,四周配有简单的花纹装饰,用得最多的是镰刀、斧头和五角星图案。这批材料的复印件目前国内共有4份,分别由中央档案馆、中央党校档案室、赣州党史办、瑞金博物馆4家单位保存。
1934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时,国民党中路军的指挥官陈诚将中央红军长征时来不及带走的所有文件、报纸、杂志、档案、材料、书籍,甚至包括苏区小学使用的课本装箱带走。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保存在他的个人档案室中。《无线电日讯》仅为其中一小部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获知台湾藏有大量的中共江西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文献,遂将这些资料拍成缩微胶卷,并将复制品提供给美国、西欧与日本的研究性图书馆。目前,这批资料已由陈诚家属捐赠给了台湾的“国史馆”。国内保存的这部分材料是有关单位辗转从国外复印回来的。
一些专家对于《无线电日讯》中出现的简化字提出质疑,理由是1954年我国才公布第一批汉字简化方案,对历史上形成的一些简化字进行整理、规范和推广。就这个问题,史料考察小组咨询了国家语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的专家。得到的答复是:汉字从产生以来,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简化字,尤其在民间,应用得比较普遍。通过查阅其他有关资料,证明简化字在8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不能说1954年我国才有简化字。《无线电日讯》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手刻蜡纸油印刊物,当时中国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些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鲁迅等一批仁人志士提倡新文化,在革命刊物中出现一些简化字应是正常的。
从《无线电日讯》上刊载的电讯内容、风格、特点及这份刊物的性质来看,与后来的《参考消息》十分相似。可以说从最初的《无线电材料》《无线电日讯》,到后来的《每日电讯》《今日新闻》和《参考消息》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新华社《参考消息》及其系列刊物的发展历史。
为红中社创立时间的确认提供有力证据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红中社也在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成立。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11月25日《红色中华》报在瓦窑堡复刊,同时,中断一年之久的红中社新闻广播恢复播出。1937年1月,中央决定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但对新华社这一发展历程,新闻史学界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1933年8月以前苏区没有正式成立通讯社,只有一些电讯收发工作。《无线电日讯》的存在,为红中社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确凿的证据。红中社早期编印的供苏区中央和各部委负责同志参阅的内部刊物最早的名称应是《无线电材料》,后改名为《无线电日讯》。现存的《无线电日讯》影印件,每期末尾均注明了编印单位:“红中社”或“红色中华社印”有力的证明,我党在苏区成立的红中社是名副其实的通讯社,它与《红色中华》报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而且,从红中社成立和《红色中华》报创办的时间上是“先有通讯社,后有报纸”。
《无线电日讯》原件影印件的发现,还填补了社史展览的空白。对红中社早期《参考消息》的介绍,一直停留在文字说明,从无展出过原件或复印件等实物。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史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