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磁盘是使用以铝或玻璃为基材的表面溅射磁性材料的圆盘状材料作为主要记录介质的数据存储载体,是档案数据资源的主要存储载体之一。笔者在面向全国47家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开展的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问卷调研中统计得出,采用硬磁盘作为离线备份存储载体的档案馆有30家,同时,硬磁盘也被应用于档案数据的在线备份,因此做好硬磁盘的使用、管理对于档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十分重要。
硬磁盘作为备份载体的优势在于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社会普及程度较高,存储管理速度较快,检测、备份时间相对较短,可操作性强,相对离线光盘和离线磁带能够满足计算平台对数据访问的速度要求。在保管、处理及存放方面也更加适合档案数据的离线存储。同时,硬磁盘也可以保证在线备份系统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性能。但是硬磁盘存在使用过程中有噪音、体积大和发热量高的问题,具有防震和抗冲击力较弱的缺点,日常操作不慎便容易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数据丢失,数据的易改写也是硬磁盘作为档案数据保存时的缺陷。
档案行业中硬磁盘的在线备份主要依托于设备管理,因此应重点关注利用硬磁盘进行档案数据离线存储的管理要求和操作要求等内容。
应用硬磁盘进行离线备份之前,需要整体考虑存储的数据容量,合理选择单盘容量。一方面,单盘容量大、盘数少便于管理,但单盘故障丢失数据风险大,迁移成本高;另一方面,单盘容量小、盘数多又会增加管理难度。对于开展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各级各类档案馆在选择硬磁盘容量时,应综合考虑各自的存储环境、成本预算以及数据存储需求。在存储环境方面,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的环境,或者对数据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环境,可以考虑选择具有较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硬磁盘,或者选择具有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的硬磁盘,以便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在将数据写入硬磁盘之前需要检查外观,即硬磁盘表面不能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具有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应显示清晰、完整,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有机器磨损。同时,需要采用基于S.M.A.R.T技术的硬磁盘检测软件对硬磁盘进行检测,常检测的属性有读错误率、启停次数、重新分配扇区数、通电时间、通电次数、温度、写逻辑地址总数和读逻辑地址总数等,根据检测的值来分析硬磁盘的健康状态。
硬磁盘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写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断电,不要移动或碰撞工作台和相关设备,防止发生振动及机械损伤。在档案数据写入后,需要对硬磁盘进行写保护控制,同时,检测S.M.A.R.T属性值,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为了后续使用方便,还需要制作硬磁盘标签,标签内容包括硬磁盘编号、起止档号、数据写入时间、保管期限、密级等信息。进行多套离线存储时,须在标签上标识套别。
硬磁盘的日常保管工作十分重要,一般的环境温度范围为15℃~27℃,相对湿度的范围为40%~60%,在24小时内温度变化不得超过±3℃、相对湿度变化不得超过±5%。保管场所应采用防火、防水、防磁、防尘等安全措施,配备可覆盖全部场地的防盗报警、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硬磁盘的保管场所还需要具备定时记录温湿度及湿度异常报警提醒的功能。
硬磁盘需要定期进行稳压加电,长期断电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加电周期宜为3个月,每次加电的时长不低于2小时。加电过程应及时记录,包括加电起止时间、状态是否正常等。
此外,硬磁盘需要定期检测,检测周期宜为2年。检测硬磁盘的可用性和完整性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检测方式包括恶意代码扫描软件和基于S.M.A.R.T技术的硬磁盘检测软件。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进行数据迁移。如果发现档案数据丢失或不可用,应进行数据恢复。同时应及时记录硬磁盘检测情况,包括检测结果是否正常、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未来,随着数据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硬磁盘的容量将持续扩大,虽然固态硬盘在读写速度、抗震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硬磁盘市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但由于成本较高、容量相对有限等因素,固态硬盘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硬磁盘,硬磁盘在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级存储等领域仍发挥重要的作用。